“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大家安全、舒适地乘车。我肩负的是生命的责任。”郑玉晓说得最多的,是自己倾听群众心声的地方——十米车厢。
“公交车可以说是民意的集中地,和乘客沟通的过程中,我能够获取很多有价值的信息。”郑玉晓从事公交行业24年,安全驾驶里程超过76万公里。她说,“变了!过去乘客聊得最多的是教育、医疗、出行、环保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现在又增加了一个——驾驶员的身体素质。”
“驾驶员很辛苦,特别是高龄驾驶员。他们的身体状况,关乎着乘客的安全。”刘强是2路公交车的“常客”,看见驾驶员每天近距离的迎来送往,特别是疫情期间经历着特殊的考验,着实心疼。
像郑玉晓这样坚守岗位的驾驶员并不少。有着18年驾龄的张瑞静,同为2路公交驾驶员。“把驾驶员纳入特殊工种,大伙儿的声音越来越多。”工作之余,张瑞静愿意和郑玉晓聊聊,“这样久坐,腰、肩和脊椎都有伤害,尤其是对女驾驶员来说特别累。”张瑞静盼着能够听到关于公交车驾驶员的政策福音。
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驾驶员郑玉晓听听同事们的心声
“干这一行,就得受得了苦。”张志刚说,10年了,有时,遇到路阻等情况,一天的驾驶行车时间会高达8-9小时。
据有关数据显示,一个驾驶员一个工作日要完成的换道、换挡、制动、开关门等劳动操作总数达 5000 次以上。城市公交驾驶员患颈椎病、胃病、心血管疾病等职业病非常普遍。
“安全责任重大,精神高度紧张。面对复杂的城市路况,高龄的驾驶员在视力、听力、反应能力等方面很难适应。”郑玉晓说,在履职的过程中,她也收到了很多将驾驶员纳入特殊工种、实行提前退休的建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旅 10-11米 21-40座 公交客车(纯电动 柴油 混合动力 天然气 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