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公交在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园城市局、成都轨道集团等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以构建“轨道引领、公交优先”的绿色交通体系为目标,大力实施“公交规划引领、加强三网深度融合、优化站点无缝接驳、打造巴士换乘站、强化信息指引互联、实现运营时间匹配”六项措施,着力促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助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1、公交规划引领
开展“十四五”期间公交线网规划,明确分区域差异化线网规划策略“5+1”区域,减少轨道重复、强化接驳便民“7+1”区域。加强衔接轨道、做强内部出行主体支撑,积极对接锦江、金牛、青羊各区按照“一区一策”原则围绕线网优化、设施保障等方面共同谋划区域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策略。
2、加强三网深度融合
目前在营接驳地铁线路670余条,轨道接驳专线40余条,“5+1”区域2022年共优化调整,地铁接驳线20余条。
新开、优化调整环城绿道接驳线20余条
出入口有公交接驳的特色园区、一级绿道桥梁50余处,实现具备条件的绿道桥梁及特色园区100%公交接驳。
3、优化站点无缝接驳
优化调整接驳地铁公交站80余个,实现具备条件的地铁出入口50米内100%公交接驳,增设金航路环城绿道、交子百业西等站点7处。实现82个环城绿道、特色公园出入口50米内有公交站点。
在环城绿道周边试点设置“B+R”换乘站点5个
4、打造巴士换乘站
将城市“剩余空间”变为“金角银边”怡心湖、金星利用桥下空间、南湖立交、机投桥利用路边空间、泰合利用公建配套空间打造巴士换乘站10个。实现换乘节点“车等人”的运行模式,高峰时段服务乘客5万余人次。
5、强化信息指引互联
在市一医院、陆肖等多个地铁站提供公交接驳信息,223个接驳地铁的公交站、新增地铁站运营时间等信息。正在进行环城生态公园公交接驳线站牌与指引标识设计工作,计划更新站牌信息40余个。
6、实现运营时间匹配
开行延时线路32条,延长K1、K2等线路的夜间运行时间,方便公交与末班地铁换乘。
后续,成都公交将持续推进与地铁、绿道接驳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工作,开行地铁末端站点延伸线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导乘标识,不断提升换乘便捷性助力市民幸福出行。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旅 10-11米 21-40座 公交客车(纯电动 柴油 混合动力 天然气 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