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章

重磅!襄阳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2022-08-21 来源:襄阳公交集团

  出门500米之内就有公交站,乘坐公交平稳、舒适、噪音小,更多乡镇群众坐上了公交,公交服务更加人性化......

  2017年,襄阳启动了国家公交都市创建工作。襄阳公交全面发力,从线网优化、营运安全、车辆配置、文明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经过五年多的持续创建,人们的出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公交优先”发展理念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社会共识。

  近日, 襄阳被命名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襄阳也是“十三五”期间申报城市中,唯一被命名的湖北省城市。

  这5年,受到疫情和多元化出行冲击,全国公交行业发展陷入低迷,襄阳公交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公交客运量稳步回升,领跑行业,摸索出独具特色的“襄阳经验”,公交出行体验更好,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大赋能。

  01精细组织,线网布局不断优化

  紧跟城市发展,密切关注交通格局、市场迁移、客流走向等变化,襄阳公交成立公交线网规划专业委员会,联合专业院校力量,以公交大数据为支撑,开展线网评估、优化、调整,织好“五张网”,抓好营运“三要素”,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在襄阳东站投入使用之时,襄阳公交开通4条高铁专线、2条高铁快线和2条旅游专线,加强襄阳东站与各城区联系,实现旅客一站式换乘,最大限度发挥高铁站的区域带动作用。在凤雏大桥即将通车之际,将线路开通调整的权力交给乘客,线上线下广泛征集市民意见,调整24路、G02路改行凤雏大桥,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创建期内,开通调整公交线路138条,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面积达100%,公交线网总长度达728公里,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出行也更方便了。
 

  02定制服务,企业出行痛点得到解决

  面对多样化的出行需求,襄阳公交苦练内功,更好匹配公交运力与出行需求,让有限的公共资源发挥最大效用。襄阳公交瞄准群众出行的痛点、难点,创新推出企业定制、旅游定制、学校定制等多种形式,投入355台车辆,为143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定制出行服务。

    定制公交服务全市“两会”

  “高姐”车队,成为定制公交一个响亮的品牌
 

  公务员考试期间,开通公务员送考专线

  在全市高校学生集中放假和返校期间,开通学生专线
 

  中高考期间,组织车队为考生送考

  03服务乡镇,更多居民享受公交服务

  为了使更多乡镇居民享受安全、实惠、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我市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2019年初,在市区镇三级政府、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和襄阳公交的共同努力下,开通了市区开往欧庙镇的5路、501路、502路公交车,结束了欧庙镇不通公交的历史,当地居民享受到了优质、舒适的公交出行服务,城乡公交一体化推广模式也日益成熟。之后,该项工作继续提速,2021年,襄阳公交开通双沟、黄龙、方集三条公交专线,2022年,开通黄集公交专线,惠及沿线60万群众出行,也为周边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活力。


 
 
 

  04完善设施,硬件建设保障有力

  在市委市政府、市交通运输局的大力支持下,襄阳公交加快车辆提档升级,积极协同交警、城建等部门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稳步推进公交场站建设。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 82%,公交专用道长度达123.8公里,车均场站面积达277.4平米/台。


 


  05强化安全,乘客安全慎终如始

  襄阳公交坚持科技兴安,公交车驾驶员防疲劳预警、一键破玻、胎压监测、超速预警、驾驶员生命防护装置等一批安全设施进入公交车。所有场站配备使用岗前一体机,驾驶员经过酒精、体温检测正常才能上岗营运,将安全管理关口向前延伸。
 

 

  加强驾驶员管理,完成公交场站心理宣泄室、心理咨询室标准化建设,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建立驾驶员心理档案,将心理测试纳入驾驶员招聘环节,安全隐患抓早抓小抓在日常。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科学编制包含9个专项、32个场景的《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联合多部门开展不同场景的实战演练,强化常态化安全教育,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城市公交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联合多部门开展反恐应急演练 
 

  组织公交驾驶员开展消防演练

  06提升服务,乘客满意度不断提升

  襄阳公交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立“螺丝钉”志愿服务队,疫情期间,为367台社会车辆提供义务维修服务,每年为全市校车义务“体检”,与阳光家园结对子,关心关爱残疾儿童,在社区建设公交IC卡自助服务站,将服务窗口前移,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为私家车主提供义务维修服
 

  每年为全市校车提供义务“体检”
 

  看望阳光家园儿童
 

  在社区建设公交IC卡自助服务站
 

  在黄集镇,为当地群众办理公交卡业务

  组建防汛应急突击队、春运防疫应急突击队,在中心城区公交站台上安装6个盲文站牌、12块电子站牌、20台AED急救设备,组织200名公交驾驶员培训考取初级救护员证书,公交人成为群众生命的守护者。 
 

  组建防汛应急抢险突击队 
 

  邀请医护人员为公交司机培训急救知识 
 

  组织公交驾驶员学习AED急救设备的使用

  狠抓文明服务质量,先后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公交随手拍”“日行一善”“优质服务是公交企业的生命线”大讨论等主题活动,大力倡导广大驾驶员提升服务质量,文明行车,弘善、行善、扬善,五年来,累计发生好人好事2万余起,涌现出“襄阳好人”13名、道德模范1名、“襄阳楷模”1人,1路公交驾驶员接力帮扶老人、公交的哥罗繁救人、公交驾驶员张桥喝退小偷、黄杰急送临盆孕妇的事迹被央视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襄阳公交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518路、517路先后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公交服务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群众对公交满意度达到98%。
 

 
 
 

  07智慧公交,赋能企业发展

  面对行业整体不景气,襄阳公交主动拥抱变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智慧公交,借助科技力量为企业发展赋能。

  升级调度指挥系统、ERP系统、安全监管平台、数据中台等信息化项目的,全面升级“襄阳出行”APP,实现线下业务线上化,完成用户管理、快捷支付、便民服务、智慧生活四大体系建设,让群众掐着点乘公交,足不出户办理公交业务。“襄阳出行”APP实名注册用户已达70万人、日活跃用户10万人、日成交订单10余万笔。
 

  在全省公交行业率先建成公交移动全支付平台,与商家合作持续开展优惠乘公交活动,累计为市民节约出行费用2000余万元。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全国公交都市创建成果最终将惠及生活在襄阳的每个人,让大家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站在“十四五”关键之年,还有很多挑战等待我们应对,公交人拧紧发条,目标不变,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公交出行吸引力,在城市发展和服务群众出行中,展现更大作为。
 

阅读量:17700
评论与咨询
相关阅读
推荐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