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26日起,杭州公交推出了“5分钟接驳巴士”,以3个“5”(从家到公交车站约5分钟、高峰发车间隔约5分钟、接驳的最近小区至地铁站在途时间约5分钟)为服务标准,有效提升乘客出行效率。截至目前,已在18个地铁站配套新辟、优化开通“5分钟接驳巴士”共33条,累计运送乘客已超过100万人次,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接驳服务优化方案。
线路“双拼” 1+1>2
常规地铁接驳多以5公里以下短途线路为主,当某一区域已有常规基础公交线网时,短途地铁接驳线的开通是否会造成线路重复,这是行业共性难题。杭州公交在新辟优化“5 分钟接驳巴士”过程中,创新尝试“双线路拼接”即“双拼” 运营模式,实现长线资源与短线需求的高效融合。
所谓的“双拼”,就是指将一条新开通的“5分钟接驳巴士”与一条常规公交线在客流高端面进行“线路错时”运营的“双拼”模式。在早晚通勤高峰时段,新开通的接驳专线与其“拼配”的常规线路,在重合的服务路段联合发车、协同运营。两条线路的车辆资源在同一路段上形成合力,共同加密该核心路段的班次密度,确保该路段的乘客能在平均5分钟左右等到一辆公交车,从而真正兑现“5分钟”的便捷承诺。
该模式通过优化行车计划,充分利用长线线路的发车资源,在长线发车间隙精准嵌套穿插短线区间运行。既避免了新增线路导致的重复布设,又盘活了长线公交资源,让其在承担原有运输任务的同时,有效发挥地铁接驳功能,同时实现核心路段整体班次密度提升至5分钟/班。
运营数据显示,以地铁大运河站开通的7057M路(双拼57路)为例,该模式使既有线路接驳效率提高了50%,双线的客流提升约为3.98%,实现了运营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接驳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
线路借道 站点借地 提升接驳效率
传统线路规划中,公交车站均设置于道路两侧,部分站点与地铁出入口距离较远,乘客下车后需步行或绕行一段距离才能换乘地铁。针对这一痛点,杭州公交在部分“5分钟接驳巴士”线路设计中,创新采用“穿场站”规划。其核心为“线路借道、站点借地”。所谓“线路借道”,是指让公交线路穿行于公交场站、中心站等内部区域;而“站点借地”,则是将下客点直接设在场站内部距离最近的地铁出入口,由此实现“出地铁即上公交”的“零距离”换乘。同时,该设计能合理规避路口信号灯的等待时间,使部分线路单程运营时间缩短近5分钟,显著提升了早晚高峰时段通行效率。
以7120M路为例,其下客点设置在西溪湿地北总站内部,紧邻地铁站西溪湿地北A口,乘客下车后步行约50米就能换乘地铁,大幅减少了步行距离。
另一种模式以1605M路为代表,该线路在设计时将早高峰时段(7:00-9:00)的走向调整为穿行景芳南站公交场站内部道路。通过线路穿场减少了无效时间消耗,借助场站地理优势近距离设置压缩了空间换乘成本。
这两种方式不仅强化了“地铁+公交”接驳的协同性,更建立起“零距离”换乘的全新标准,为公交接驳服务在细节优化方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思路。
杭州公交在探索“5分钟接驳巴士”的过程中推出的两项创新举措,不仅切实解决了地铁接驳中的实际问题,也为公交行业在资源利用、线路优化和服务提升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推动着公交接驳服务向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项目概况 喀什市新能源公交车采购项目(二次)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8月06日 11: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