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我国城市公交专用道发展史——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助力巴士快速交通更新换代
2024年9月26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主办的“2024年快速公交学术会议”,在宁夏银川召开。据城市公交分会副理事长、快速公交工作部主任,常州公交集团董事长吴强介绍,截至2024年8月,全国有35个城市运营快速公交。快速公交依旧是城市交通出行的重要方式,根据相关城市上报的数据,2023年快速公交系统百公里客运量225人次,远超常规公交运营效率水平,为广大市民交通出行提供有力支撑。自2024年12月1日起,《城市公共交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生效并施行。其中第二章发展保障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按照统筹公共交通效率和整体交通效率、集约利用城市道路资源的原则,设置公共交通专用车道,并实行科学管理和动态调整。至此,我国城市公交专用道的行政法规地位得以确立,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有了制度保障。
一、我国城市公交专用道的前尘往事
1、公交专用道在我国发展初级阶段
1997年3月25日,北京市长安街,出现了我国第一条路侧式公交专用道,西起复兴门、东至建国门,全长6.5公里。1999年4月20日,昆明北京路开通运营公交专用道,线路总长132公里,快速公交线路9条。当时,是为了保障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大客流的畅通而兴建。
1999年9月,上海在延安路建设了第一条公交专用道。在这期间,全国各大城市如西安、广州、成都等,都先后开通了公交专用道。
早期的公交专用道简单实用,仅仅在城市道路中,或划线,或隔栏,分离出一条车道,在早晚高峰时段,只允许公交或特殊车辆通行。这一建设举措提升了公交车的通行效率。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为便捷、快速的公交出行服务,还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但很快就显示弊病,如社会车辆随意插档,没有信号优先等等。
2、公交专用道的升级版“巴士快速交通(BRT)”迅速兴起
2004年12月25日上午10点,北京公交开通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南中轴路快速公交线,由前门至德茂庄,全长15.8 km,由此拉开了巴士快速交通(BRT)在我国发展的序幕。随后杭州、合肥、重庆、常州等地先后开通BRT系统。
2005年,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表示要适度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系统,这是政府层面首份提出发展BRT的文件。
之后的十年,巴士快速交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截至2014年底,国内已有24座城市开设了BRT,全国BRT线路的总长度已经达到2790.3 公里,车辆数达到5339辆,2014全年客运量达到14.76亿人次。通过BRT构建的骨架网络系统,形成了公共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2015年11月28日,江苏省常州市举办了一场“中国快速公交10年成果展览会”,展览会回顾了我国BRT发展历程,展示了BRT在改善城市交通、提高出行效率方面的显著成效;进行了学术交流,总结了我国BRT10年发展经验,探讨了BRT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展览会介绍了各地特色BRT文化,推动了BRT文化的传播,为BRT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公交专用道的高级版“数智巴士快速交通(BRT)”时代来临
2015年,我国BRT发展步入到第10个年头。之后的十年,公交专用道再次升级换代,迎来了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典型项目是“盐城SRT快速公交系统工程项目(超级虚拟轨道列车)”。该项目具有车路协同的高科技含量,以城区内客流主走廊的公交快速通道为核心,结合全新的虚拟轨道快运技术,创新“点-线-环-网”中运量公共交通新模式,开创性地贯彻公共交通融合发展理念。盐城市的公交营运线路总长3661.3公里,其中SRT线路1条,BRT线路17条,长度325公里,形成了6条主线、8条支线,及3条高架线的BRT快速公交网络系统,运营里程达325公里。2022年BRT客运量3492.75万人次,占全年客运量1.06亿的比例是32.95%,三分之一强,营运里程占比仅十分之一,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在全国不建地铁的中等城市,树立了地面公交快速便捷的示范案列!
2018年5月8日,株洲智轨首条线路开通,共有2条线路,运营里程为13.4千米,共设18座车站。株洲智轨系为“虚拟轨道轻轨”,使用轮胎而非钢轨承载,只需在道路上画线,客车即可沿着轨迹线自主行驶。其系统优势:具有造价低、工期短、调整灵活等优势。一条运行线的建设周期不到一年时间,便能投入使用。智轨客车还具有轻轨、地铁等轨道列车的零排放、无污染的特性,并支持多种供电方式。同时,株洲智轨在站台设置票务区,实现车下售票和同站免费换乘,提升乘客换乘速度和车辆运行效率。株洲智轨作为一种新型的虚拟轨道交通系统,为株洲市的公共交通提供了新的选择,并展示了其在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优势。
2021年6月30日,上海临港新城开通了数轨公交(DRT)T1线,2022年10月28日开通了T2线,2023年7月开通试运营T6线(T3线)。数轨公交(DRT)是全球第一条采用数字轨道磁钉技术运营的胶轮电车,该技术对地面破坏小,维护成本低,且不易受恶劣天气影响。上海临港地区的数轨公交线路规划共6线成网,全网线路总长约105公里。临港新城的数轨公交与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等线路实现了有效衔接,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换乘选择。
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助力我国城市公交专用道的更新换代
2002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把城市交通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大力倡导"公交优先"理念,积极推动大容量城市公共交通技术发展和城市公共交通建设。
2003年,学会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大力发展城市大容量公共快速交通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高度重视,时任总理温家宝亲自批示落实,对促进我国"公交优先"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建立,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学会紧紧围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问题,持续开展各类学术活动,特别是在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和巴士快速交通( BRT )技术与政策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同年,学会率先在国内引入" BRT "概念,在昆明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巴士快速交通发展研讨会,就我国城市中推广应用巴士快速交通系统的可行性、战略性和迫切性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会后发表了《昆明巴士宣言》。
2004年,学会设立了中国巴士快速交通技术推广委员会,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介绍巴士快速公交应用技术,推动 BRT 在我国的应用。
2005年4月16日至17日,学会在上海举行了第二届中国巴士快速交通行动大会,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市长协会、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及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联合举办。全国政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领导出席,来自32个省市的分管市长及其代表参会。会上13家城市的主管副市长签署了《巴士快速交通城市联盟合作协议》。此次大会对于推动中国城市公共交通特别是巴士快速交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巴西库里蒂巴市市长、巴西著名建筑师兼城市规划师杰米·勒纳,应邀在会上演讲了《库里蒂巴发展巴士快速交通的理念、规划和实践》。
2006年,学会在济南举办了中国巴士快速交通营运实践大会。这次大会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年会、城市公交环保节能学术研讨会、建设部BRT课题开题会等会议于同一天举行,会议紧紧围绕公共交通这一主题展开。
此后,学会每年都紧紧围绕"一个推动(推动公交优先)、三个促进(促进智能交通、环保交通、节能交通的科技进步),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巴士快速交通(BRT )技术的发展。
2010年,常州巴士快速交通系统,荣获第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公共交通项目,开创了我国中等城市巴士快速交通(BRT )的新时代。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设立于1999年,是我国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常州快速公交是江苏省首条快速公交,自2008年开通一号线以来,已形成完善的快速客运走廊,日均客运量超过31万人次,达到公交日均总客运量的30%。该系统开创了中央侧式站台、组合线网运营的“常州模式”,并成功开发了快速公交智能化系统。
2019年,“广州市中山大道快速公交(BRT)试验线工程”(以下简称广州BRT),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这是继广州BRT获评“世界可持续交通奖”“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灯塔奖”等国际大奖后,又一次获得的重量级荣誉。
广州BRT西起天河体育中心,东至黄埔夏园,全线总长22.9公里,筹划建设4年之久,耗资13亿元。自2010年2月营运以来,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社会影响广泛,获奖无数。在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广州BRT公交系统创造了2项中国第一和4项世界第一。两项中国第一:第一家采用多家公交运营商合作运营的快速公交系统。第一家采用面向客流需求的站台设计的快速公交系统,实现了站台容量与车流、客流三者之间的匹配。四项世界纪录:广州BRT师大暨大站全长260米,是迄今为止全球最长的公交车站,同时也是世界上拥有子站台最多的BRT车站;是全世界第一个采取“直达服务”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可变车道控制技术”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是全世界第一个实施与地铁和公共自行车系统高度整合的快速交通系统。
2022年,成都“金沙公交枢纽综合体”产业融合TOD创新试点项目,获得第十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成都项目特点,是集快速公交BRT、常规公交、轨道交通为一体,系国内首例环状高架闭合快速公交系统,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快速公交综合枢纽站,及首个5G智慧公交枢纽综合体。
2023年,盐城市BRT/SRT中运量公交建设工程,获得第二十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这是盐城市首次获得此奖项。该项目实现SRT、BRT、常规公交的统一调度和同站台换乘,创新性地与城市交通主脉络——城市高架快速路进行深度结合,实现国内首个公交站台立体布局,利用高架下方区域设立公交站台,节约城市道路资源,融合城市产业,打造中型城市公交新模式。廊道内的公交平均车速由17.4公里/小时上升至22公里/小时,平均候车时间较之前降低30%,运力提升200%。
三、我国城市公交专用道的前景展望
我国城市设置公交专用道列入《条例》行政法规,前景看好。
源于巴西库里蒂巴,利用改良的大容量公交车辆和现代智能交通技术,运行在公交专用道上,是一大创意!库里蒂巴的BRT,既有轨道交通运行特性,又具备普通公交灵活性、经济性,是一种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方式。加上建设周期短,运营成本低等诸多优势,特别适合无法修建轨道交通的中小城市规划和建设。库里蒂巴的BRT已成为全球典范,被250多个城市效仿,是解决交通堵塞、能源紧缺等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我国地铁建设已经进入存量时代。即便是一二线城市的地铁规划,也被规模缩减。国家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额连续三年下降。我国BRT的成功经验,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基于巴士快速交通(BRT)的基本特点,用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的手段、却能达到或接近于轨道交通的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享受,何乐而不为呢?!
未来,我国公交专用道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智能化、数字化管理:
通过定位、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公交车辆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预报,优化运营线路,提高运行效率。
2、绿色、低碳发展:
新能源公交车逐渐成为主流,通过能量回收、充电弓和能耗分析技术,不断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3、车路协同发展:
利用5G和车联网技术,实现车与路、车与车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运行安全和效率。
4、自动驾驶技术:
自动驾驶公交车正在加速发展,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交通效率和行驶安全。
5、精细化管理:
公交专用道的使用管理将更加规范,更加人性化。道路资源利用效率得以最大化。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旅 10-11米 21-40座 公交客车(纯电动 柴油 混合动力 天然气 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