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网线将分为三层次
近年来,深圳市公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客运量由2000年的8.5亿人次增长至2007年的19亿人次,特区内基本实现500米公交全覆盖,特区外500米公交覆盖率也达到了65.7%。但与此同时,深圳市九成以上公交线路均采用了“站站停”这种服务模式,城市公交运行效率没有实现最优化,难以满足市民多样化、快节奏的出行要求。
为改善这一状况,深圳市交通部门启动了新的公交网络规划研究,其思路是将公交线路划分为三个层级:快线公交、干线公交和支线公交。
即以公交需求为基础,围绕公交服务区(城市组团)和客流集散点确定公交枢纽,并以枢纽为核心,布设具有“点式运输”特征的快线;依托枢纽和客流走廊,布设覆盖走廊的“大站快车”干线;以公交服务区为基础,以保证服务区内公交总体服务水平为目标,构造短距离、广覆盖的支线网络;最终形成“快慢结合”、“功能清晰”、服务类型多样、线网一体化衔接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
运行不同层次线路的公交车辆,其车身也将涂装成不同颜色,以便市民区分辨别。
快线便利特区内外联系
交通局28日公布了首批8条公交快线、9条公交干线、23条公交支线共40条公交线路方案。
其中8条公交快线,旨在重点加强特区内外快速联系,主要将承担从龙岗中心区、龙华、横岗、福永、沙井、光明、公明新区、民治片区到特区内各交通枢纽站的快速运输任务。为体现“快”字,这些线路在设计时,大都选择行走城市高快速路或者是布设了公交专用道的城市主干道,而尽量避免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大的道路。
干支线规划强化与地铁接驳
9条公交干线中,4条计划由现有公交线路调整而成,另有5条为新开线路,重点强化对宝安大道等新建干道的覆盖。首批公布的23条支线中,包括了13条新增线路,将进一步减少深圳公交服务盲区。其中特区内主要解决中小巴退出后,小区、屋村内部(如白石洲、草埔、大冲等)公交出行不便的问题,特区外则主要扩大新建社区、厂区(如观澜高新开发区、大浪服装城、光明新区工业园等)的公交覆盖。
此外,从首批公布的线路规划方案看,干线、支线公交在线路设计上,格外注重与上一层级的交通接驳,尤其是通过建立与地铁交通枢纽的联系,提高公交出行时间的可靠性和可达范围。
市民可登录交通局网站查询
首批40条公交线路方案将从即日起公开征求市民意见(具体线路见附表,或可登录深圳市交通局网站查询)。方案最终将结合市民、各相关单位反馈意见修改之后,确定线路开设计划,并在年内予以实施。
项目概况 喀什市新能源公交车采购项目(二次)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8月06日 11: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