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记者从合肥市数据资源局获悉,为了给居民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便利,合肥市将以社保卡和安康码为载体,打通城市居民服务各类实体卡和二维码,将合肥居民服务“一码(卡)通”(即“一码通、一卡通”)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创新应用标杆。
合肥市数据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合肥市积极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一码通、一卡通”的工作部署,在全省率先将卡码融合工作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加以推进。
其中,在“一卡通”方面,合肥市在今年4月28日起发行第三代社保卡,并加载交通部统一密钥;在“一码通”方面,围绕政务服务、医疗健康、公共场所等十余个领域,合肥市开展了以安康码为核心的“一码通”应用试点。
为了给居民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便利,合肥市将以社保卡和安康码为载体,建设“一卡一码、高效便民”的合肥居民服务“一卡通、一码通”管理和支撑体系,打通城市居民服务各类实体卡和二维码。
按计划,2021年底前,合肥市将完成社保卡基础支撑平台和居民服务“一卡通、一码通”综合服务平台方案编制,启动平台建设,提供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支付、卡码接入和管理、待遇发放等能力,为居民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体验。
除了建设“一卡通、一码通”管理服务体系,合肥市还将编制“一卡通、一码通”相关标准,统一“一卡通、一码通”建设、对接、安全等相关标准,为应用对接和城市互通打下基础。
按照最新计划,2021年底前,合肥市将完成居民服务“一卡通”、“一码通”、读卡扫码设备标准编制;2022年底前,完成城市互联互通相关标准、安全规范等编制。
在推进跨区域“一卡通、一码通”方面,合肥市将积极落实长三角、中四角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探索城市间居民数字身份互认,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开展试点互通,率先实现“同城待遇”,推进区域公共服务数字一体化。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一卡通、一码通”应用场景拓展之后,今后办事就有更大的便利。合肥市将依据全省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目录和“安康码”民生工程工作要求,开展“一卡通、一码通”应用建设。
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底前,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目录开通不低于50%。力争在2023年底前,实现“一卡通、一码通”在政务服务、社会保险、医疗健康、财政补贴、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旅 10-11米 21-40座 公交客车(纯电动 柴油 混合动力 天然气 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