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好了,来旅游的人多了,不仅带火了村里的农家乐,咱种的菜,养的鸡都有了销路,而且足不出村,就能卖上好价钱。”正在园子里摘豆角的张大妈说。
随着通村沥青(水泥)路的建设,内蒙古大地上的1万多个嘎查(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乡村旅游揭开草原风光的美丽面纱,农家乐、牧家乐、林家乐、渔家乐全面开花。条条通村公路串联起内蒙古自然、人文的独特风景,也敲开了百姓的致富门。
农村牧区沥青(水泥)路进村到户
近年来,内蒙古持续推进农村牧区公路建设。截至2016年年底,内蒙古农村牧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其中县道3.8万公里、乡道4万公里、村道7.9万公里;沥青(水泥)路达到10.6万公里,占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的67.5%;全区嘎查(村)通畅率已达到96%。目前,内蒙古基本形成以县级公路为脉络、乡级公路为延伸、村级公路为补充,连接国省干道、遍及乡村的农村牧区公路网络。农村牧区实现了从无路可走、有路难行到沥青(水泥)路纵横田头、进村到户的历史性跨越。
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内蒙古计划新改建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5000公里,新增通沥青(水泥)路嘎查(村)440个,今年年底将实现区内具备条件的嘎查(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
“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了特色旅游”
村路为媒,大草原的风景引来大量游客。
内蒙古将乡村(牧区)旅游与全域旅游相结合,大力推广地域文化特色浓厚的民俗活动,创建5个乡村(牧区)旅游集聚区、10个文明乡村(牧区)旅游示范村。截至2016年年底,内蒙古共有农业与乡村旅游点597家、乡村旅游接待户4317家,全年接待游客约3000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0亿元。
“丰收会”是呼伦贝尔草原牧民为庆祝春季接羔丰收而举行的娱乐活动,如今吸引了众多游客,更有国际友人不远万里赶来,参与套马、剪耳记、剪鬃毛等活动。布里亚特蒙古族牧民宾巴说:“没想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了特色旅游,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牧民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也得到了旅游带来的实惠。”
中俄边境线上的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因旅游业的发展而远近闻名。2005年室韦获评“全国魅力名镇”,成为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黄金招牌。“每年夏天游客都很多,客房不够,家里的房子也腾出来接待游客了。”经营家庭旅游宾馆的安娜大婶说。
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牧民们或经营家庭旅馆,或开展牧家乐。如今,远道而来的人们能够顺着平坦宽阔的沥青(水泥)路,直通风光旖旎的美丽乡村;不仅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还能深入体会原汁原味的牧家生活和苍凉辽阔的草原风情。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当地的绿色农副产品远销全国各地,老百姓足不出户挣上了文化钱。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旅 10-11米 21-40座 公交客车(纯电动 柴油 混合动力 天然气 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