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大著名城市,串联各大景点的观光巴士都是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然而,在过去近10年间,上海的观光巴士犹如落入了一个 “亏损魔咒”,屡遭挫折。2010年10月1日,都市观光巴士再次开上申城街头,与以往不同,重新上路的观光巴士主要定位旅游散客,并采用了全新的 “一票制”运营模式。
统计显示,上海2009年全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高达1.3亿人次,按照每100人中有1人乘坐观光巴士,一年就会有乘客130多万人次。当前中国旅游市场的游客构成中,散客数量已经达到70%。对于散客来说,通过乘坐观光巴士,在最短的时间内参观一个城市的经典旅游景点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重新上路的观光巴士能否破解 “亏损魔咒”?
每15分钟一班,沿途停靠15个站点,串起沪上著名景观
新型都市观光巴士车身设计以红色为主,将上海的特色景观作为车身图案主题配以涂鸦风格。新线路的起始站设在毗邻人民广场的城市规划馆,每15分钟发一班车,沿途停靠15个站点,基本涵盖沪上各著名景观。
据运营方春秋国旅介绍,运营初期,观光巴士共投放10辆车,分两条线路运营。 “旅游1线”采用8辆双层巴士,上层敞开式车厢有50个座位,下层封闭式空调车厢有20个座位,每辆车共计70座。 “旅游2线”采用2辆豪华单层空调车型,每车有45座。旅游1线主要在浦西运营,全程运行时间约1小时30分钟;旅游2线则将浦西浦东站点连接,全程运行时间约1小时。两条线路采用联运零换乘形式,串联起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城隍庙、淮海路、新天地、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等著名景观。
记者日前在观光巴士起始站看到,站牌前等待上车的游客有20多人。一个4口之家在参观完城市规划馆后,正彷徨不知下一步该乘什么车去外滩,看到路边双层观光巴士后都感觉很新奇,向身穿红色标识服的工作人员询问,得知观光巴士串起了15个景点后欣喜不已,他们说: “没想到还有这么方便的观光车,相当于找了个 ‘30元的导游’,还能代步,真是划算!”
上车后,记者发现车厢楼上二层的50个座位基本已经坐满,楼下一层也三三两两坐了一些游客,游客人人都有一个红色耳机与座位旁的插孔相连。据了解,观光巴士配有GPS定位系统,语音讲解器会根据车辆沿途经过的景点在耳机中自动播放该景点的导游词。一路上,观光巴士经过的景点有外白渡桥、外滩万国博览建筑群、城隍庙、上海古城墙等,每个站点都有工作人员在售票,游客有上有下。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各个站点巴士车的上座率始终保持在70%左右。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每辆车一天大约3000元的运营费用,上座率只要保持在30%就能够实现盈亏平衡。据悉,从10月1日至今,都市观光巴士已经运载客人达7万多人次。这两天受世博大客流的影响,观光巴士的上座率也是水涨船高,有时候甚至 “一座难求”。
实行30元票价的 “一票制”,摆脱普通公交的运营模式
采访中记者发现,车上一部分游客都是前一天下午买的票,根据都市观光巴士的乘坐规则,游客购买的30元磁卡车票在首次乘坐后的24小时内都有效,可在运营时间内在各站点随意上下车游览。也就是说,都市观光巴士推出的是 “一票制”,这是它与以往观光巴士运营模式的最大不同。
早在1998年,上海旅游集散中心推出了10条旅游线,由于采用了普通公交的运营模式,逐渐就被市民当作普通公交乘坐,在上下班高峰时拥挤不堪,游客望而却步。后来随着轨道交通线网延伸拓展,这些旅游线遇到了客流下降问题,却无法享受公交特有的各项政策补贴,车辆陈旧、经营亏损问题随之出现。在2008年前后, 10条旅游线进行调整,逐渐转为郊区旅游巴士。
2008年,巴士新新公司推出了 “观光巴士1路”旅游线,实行3元单一票价,途经徐家汇、淮海中路、豫园、南外滩等旅游观光景点。但由于仍没有摆脱公交运营的思路,缺乏旅游服务配套,同时运营间隔又较长,很少有游客乘坐。 “观光巴士1路”也希望通过运载日常出行的本地乘客来解决客流不足问题,但仅淮海路上与其走向重复的线路就有近10条,观光巴士3元的票价高于其他公交线路,也让本地乘客望而却步。客流最少时,单车每天营收最低时仅为200元,严重入不敷出。今年3月, “观光巴士1路”也黯然谢幕。
观光巴士两次折戟沉沙,有人提出:在地铁日益发达的今天,上海是否需要旅游观光巴士?但旅游专家认为,游客乘坐观光巴士可以游览城市景观,参观街景街貌,这些功能是地铁无法取代的。一个城市的交通发达情况和观光车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伦敦、香港等城市尽管地铁四通八达,但观光巴士依然受到游客欢迎。所以,不是上海不需要观光巴士,而是经营模式存在问题,把观光巴士当作普通公交来运营是亏损的根本。
新开通的都市观光巴士实行30元票价的 “一票制”,完全摆脱了普通公交的运营模式,将目标乘客牢牢锁定在旅游客身上,提供的语音导游服务也是游客所需要的,这是它能够破解 “亏损魔咒”的关键。
还远没有做到完美,很多细节服务存在提升空间
运营模式转变,都市观光巴士首战告捷,但也不能排除黄金周和世博会大客流的带动效应。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客源充足,运营方春秋国旅借助于旅行社强大的销售网络,将车票销售范围覆盖到了全国。近期,春秋航空的航班上也开始销售都市观光巴士车票。春秋方面表示,在旅游淡季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团队游客弥补观光巴士客源不足。
但是,除了拓展营销渠道外,提升观光巴士自身的服务也很重要。正如一些游客反映的,都市观光巴士还远远没有做到完美,很多细节服务存在提升的空间。
首先,都市观光巴士的站牌很不醒目。记者看到,目前观光巴士的站牌有的 “寄居”公交站牌立柱,有的 “借宿”电线杆,都没有独立、醒目的专用站牌。很多游客找不到站牌,需要多次询问才能达到乘车点。
其次,虽然观光巴士上提供了8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服务,但是车站站牌没有外语标识,销售点服务人员的外语水平也参差不齐,致使外国游客无法得到良好的服务。目前每年到上海旅游的散客中,外国游客占到近10%的比例,他们来到一个新的城市,首先就要寻找观光巴士。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由于双层观光巴士的二层采用了敞篷车设计,在春秋两季的晴天,游客能得到最惬意的观光享受,但是在夏冬两季和雨雪天,二层就基本无法使用,游客观光的享受也将大打折扣。有关人士建议,运营方不妨借鉴一下西安观光巴士的做法,整个二层用钢架支撑,到了夏天和冬天也可以相应地采取遮阳或保温措施。
另外,都市观光巴士的服务内容仍然简单、盈利模式也过于单一。运营方不妨增设附加服务,开拓多元的盈利渠道。采访中,部分游客提出建议,观光巴士上能否提供沿线景点的门票服务,让游客可以省去排队买票的时间呢?其实,这也是运营商可以提升服务附加值的地方,运营方可以联系景点,为游客提供联票服务;或者推出“自选式门票菜单”,让游客根据各自的游览兴趣进行组合购票。
项目概况 喀什市新能源公交车采购项目(二次)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8月06日 11: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