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章

山东即墨公交线路增至81条

2015-11-13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作者:齐萌萌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外出时选择乘坐实惠方便的公交车。而公交优先,不仅在于让市民“走得了”,更要“走得快”、“走得好”。2015年11月初,记者从山东省即墨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2015年以来,该局将公交线路增加至81条,公交运力增加至577辆,实现城区500米服务半径内公交覆盖率达到99.3%,城乡1000米服务半径内公交覆盖率达到96.4%。此外,建设城乡公交乡镇换乘站、青岛公交无缝对接枢纽站和大沽河旅游公交线,公交线网覆盖率不断提升。

  市区<<<公交站半径500米内覆盖小区

  10月26日,9辆从服装市场至创智新区科创中心的34路公交车正式开通。该线路沿鹤山路向东至龙山路,然后向北进入创智新区,园区增设龙泉湖公园、市民文化中心和科创中心3个站点,共26个站点,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今年五一时还在想,创智新区什么时候才能通公交,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在开通现场,市民张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后自己想带着孙女儿到龙泉湖公园玩,就方便多了。

  记者从交通运输局获悉,截至目前,即墨公交线路已增至81条,运营车辆增至577辆,实现城区500米服务半径内公交覆盖率达到99.3%,城乡1000米服务半径内公交覆盖率达到96.4%。

  “500米服务半径通俗点讲,可以理解为从小区四条边上任何一个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500米的圆,市民基本能在这个圆内找到公交站。”市交通运输局运管处处长孙颜波介绍,除此之外,在符合条件的村庄试点开通了“城村”直达的公交模式,共开通了18条一站式直达“城村”公交线路,进一步方便镇、村市民城区方向的出行。

  “下一步,即墨将根据龙泉汽车城、蓝色新区及蓝色硅谷核心区等重点项目、重点区位的建设情况,结合客流出行实际拓展公交路网布局,及时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加强与青岛市区公交的对接,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公交出行环境。”孙颜波对记者说。

  城乡<<<5处公交枢纽站已建成

  四周绿树环绕,站内宽敞干净,淡黄色的外墙上挂着“移风公交枢纽站”7个红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记者在移风公交枢纽站看到,天气寒冷,不少市民在站内躲风等候,公交车在有条不紊地进进出出,将乘客送往目的地。记者了解到,为减少市民换乘成本,市交通运输局根据道路交通和城镇规划,推进移风、七级、丰城、刘家庄、高新区、王村、店集、田横等8处换乘站的建设,其中移风公交枢纽站是即墨首个城乡公交乡镇换乘站,已于今年7月份正式启用,惠及周边8万居民出行。另外刘家庄、七级、王村、店集4处公交枢纽站也已经建设完成,剩余公交换乘站也将于年底前建设完成,届时将有40万居民享受换乘站带来的便利。

  不仅城乡公交枢纽在建设,即墨与青岛城区的“零换乘”对接也在进行中,“这对推进即墨融入大青岛,加快宜居城市建设,拉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记者了解到,其中投资4000余万元规划建设的烟青路公交枢纽南站,已于今年4月30日正式投入使用,引入青岛公交932、642路,在即墨主城区实现了与青岛公交的零距离换乘。

  大沽河<<<9条线路畅游沽河

  “为方便市民到大沽河流域旅游观光、探亲出行,相继开通了城乡公交108路、109路,城村公交111路、115路、127路等5条公交线路,成为连接主城区与大沽河畔的绿色通道,市民可以‘一站式’直达大沽河流域。”孙颜波告诉记者,同时,开通352路、354路、342路、345路等4条镇村公交线路,“公交沿大沽河堤顶路东侧道路构成网状布局,市民通过镇村公交线路,可以实现大沽河流域内镇域之间的出行或换乘。”

  据介绍,为保障沿河流域公交线路有序运行,大沽河流域共建有20处公交调度室,总投资150余万元;建设50处公交候车亭,总投资70余万元,均于2015年4月底前全部完成。“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市民的候车环境,实现了城乡公交与镇村公交的有效衔接。”孙颜波高兴地说。

阅读量:1820
评论与咨询
相关阅读
推荐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