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上的公交车,是城市一道流动的风景。在武汉市运营了八十年的1路公交车,从汉口双墩站出发,经过高楼林立的解放大道,穿越繁华的中山大道,最后抵达整洁的沿江大道。六十年来车内车外的变化,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发展脉搏。
张延安是1路公交车的退休司机,在公交车上工作了近四十年,听说车队正在举行六十年的成就展示,他又来到了昔日工作的地方,却发现这里一切既熟悉又陌生。
“张师傅,我们现在换了绿色天然气车,比以前更环保了。”
张延安上个世纪70年开始驾驶1路公交车,当时武汉的公交车基本上是进口的,车身、车门和车窗全是木头制成的。几年之后,1路公交换成了进口的柴油车,这种车后面挂一节车厢,一次可以装上200人。可即使是装这么多人,车厢里还是人挨人、人挤人。
1路公交退休司机 张延安:“(起点出发开 站)到宗关就装满了,一直到宝丰路才能停,跑月票的人望着没有办法。”
八十年代之后,张师傅的座驾升级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先是解放140、然后是东风141、再又换上了扬子江客车。这些国产客车不仅车速快了,车厢内人性化的设施也越来越齐全:老弱病残孕座位、越来越低的脚踏板,等等这些都让人在细节处感受一份温馨和关爱。而且随着专线车的出现,挤公汽的现象也明显减少。
记者 胡芳:“车窗内,1路公交的旧貌换新颜让张师傅有了深切的感触,车窗外,每天都要经过的这条解放大道更让张师傅看到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
张师傅回忆说,当时解放大道的机动车道很窄,道路两旁的自行车道很宽,足有五米,因为那时骑自行车的人很多。八十年代,武汉市对解放大道进行的一次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投入3.2个亿,使机动车道变成了8车道。
1路公交退休司机 张延安:“宝丰路到新华路以前是2个红绿灯,道路拓宽了 红绿灯变6个了。”
道路在变,道路两旁的建筑也在变。张师傅说,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解放大道两旁除了武汉展览馆和湖北省柴油机厂、湖北棉纺厂这几家大型国有企业外,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九十年代之后,1路公交车所经路线,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代替了以前的武汉展览馆,老武商孵化出了庞大的商业群。沿江大道的变化最让张师傅开心,这里不仅有步行街这样的繁华街道,还有成荫的绿树和美丽的江滩,张师傅说,这在几十年前他想都没想过。
1路公交退休司机 张延安:“这个城市的变化确实是大,我的感觉是越来越好。”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旅 10-11米 21-40座 公交客车(纯电动 柴油 混合动力 天然气 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