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日下午,上海市食安办、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上海华谊集团技术研究院和上海中器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循环利用六方合作协议”。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根据六方合作协议,“地沟油”将成为上海公交车的辅助能源。据透露,到2014年上海千辆公交车将开始应用含有餐厨废弃油脂的生物柴油。
公交用地沟油防止回流餐桌
餐厨废弃油脂,即俗称的“地沟油”。
这次六方合作就是利用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优势、提高处置企业末端产品的质量,生产出质量稳定的车用BD100生物柴油,最终探索建立上海餐厨废弃油脂向车用生物柴油转化并在公交车使用的运行管理体系,达到消除“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重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地沟油”与生物柴油1:9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所长楼狄明教授介绍,地沟油成分复杂,可能含有植物油、动物油以及更多未知的油品,是监管的重点、难点之一。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明确了上海餐厨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市场化运作、闭环式管理的基本要求。
据介绍,上海进入正规末端处置企业的餐厨废弃油脂量由2011年上半年的日均不到20吨提高到现在的日均70吨。但目前上海两家餐厨废弃油脂末端处置企业的处置水平还不高、生产出的生物柴油质量不够稳定,附加值较低,还不能完全用于车辆。
据市食安办介绍,目前的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性能不稳定,多用于烧锅炉。
从2005年开始,楼狄明及其团队展开相关课题研究试图通过技术革新将地沟油转化为性能稳定的生物柴油。经过试验论证,在不对发动机进行改造的情况下,将地沟油转化的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按1:9混合,形成混合燃料,在动力性、经济性、耐久性等方面都基本不产生影响。
楼狄明说,这种含有地沟油的混合燃料曾在申城3辆柴油公交车和50辆柴油出租车上进行过试用,累计行驶超过千余万公里。
产生混合燃料需要特定的加油站,因此,楼狄明认为,公交与物流行业集中加油,最适合使用这种混合燃料。
据统计,上海现有1.5万辆柴油公交车,如果按目前测算,回收处置的每天70万吨废弃油脂尚满足不了全部公交车使用,“没有多余的废弃油脂,更能防止回流餐桌的风险。” 据透露,首批千余辆喝"地沟油"的公交车或在浦东上路行驶。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旅 10-11米 21-40座 公交客车(纯电动 柴油 混合动力 天然气 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