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服务,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持续创新服务模式,自去年4月至今,已累计开通“响应式”“招手停+响应式”公交线路14条,受到市民的欢迎。今年5月28日起新增包括121路、214路、381路、384路、405路、410路、413路、415路、416路、421路共计10条“响应式”停靠线路,开启公交出行“加速度”。
“逢站停”变为“响应停”,通勤效率再提升
与传统公交“逢站必停”不同,“响应式”停靠模式下,车辆到站前若无人按铃下车且站台无候车乘客,将减速越站通过。这一举措可减少非必要停靠时间,加快车辆周转,缓解道路拥堵,为市民提供更高效的出行体验。以公交405路线为例,线路全程9.5公里,设20个站点,途经福州北路停车场、双山周边居民区、凯德广场商圈及地铁3号线,采用“响应式”停靠模式后,高峰时段单程可节省约10%的运营时间,有效提升了乘客的通勤效率。
便民服务重细节,乘车出行请您留意
为配合新模式推行,“响应式”停靠线路车辆均优化了车内相关设施,加强了车内标识引导,在车前挡风玻璃、车窗、车厢内,贴有醒目的“响应式公交”提示信息,扶手处还贴有“响应式停靠,下车请按铃”字样,方便乘客辨识。此外,公交集团各营运单位对“响应式”停靠路线驾驶员还进行了相应的专项培训,如车厢服务、安全驾驶等,保证驾驶员熟知“响应式”停靠服务模式,并倡导驾驶员积极向乘客介绍,助力沿线乘客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停站方式。乘客需要注意:下车前需按铃提示驾驶员,同时关注语音报站避免过站。
精准服务获认可,公交“加速”驶向更美好
此次开通的10条“响应式”停靠线路,多为微循环线路,连接社区、学校、产业园区、景点等,各时段客流差异明显,“响应式”停靠线路的开通,更加精准匹配了乘客需求,获得了沿线乘客的纷纷点赞。“以前上班早高峰常因中途停车耽误时间,现在通勤快了10多分钟!”已经“尝鲜”的384路线乘客王女士说道。“遇到站点内没有乘客上下站,公交车可以不用站站停直接通过,省时又方便,真是太好了。”121路线乘客王先生表示。
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表示,未来将持续结合客流数据与市民反馈,动态调整“响应式”停靠线路,持续优化城市公交网络,助力青岛绿色智慧交通体系建设,为市民打造更智能、更顺畅的出行环境。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旅 10-11米 21-40座 公交客车(纯电动 柴油 混合动力 天然气 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