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苏州市民的出行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多样化发展。面对这一挑战,苏州公交集团在今年持续创新,推出了“响应式停靠”这一全新运营模式。截至目前,该模式已在207条线路,2497个站点成功实施,不仅为市民出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更彰显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人性化与智能化。
响应式停靠:灵活高效的人性化服务
“响应式停靠”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公交“站站停”的固有模式,实现了公交服务的灵活高效。当公交车缓缓驶近站点(杆)时,驾驶员会根据车内乘客的下车需求以及站台(杆)候车乘客的情况,判断是否停靠。若车内无乘客需要下车,且站台(杆)无候车乘客,公交车将减速通过,避免了不必要的停靠和等待。
这一创新举措在提升了公交运行效率的同时,还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降低了能源消耗,为绿色出行注入了新的活力。
创新转型:效率与绿色双赢之路
自“响应式停靠”实施以来,苏州公交集团已在6个区的207条线路、2497个站点推广了这一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部分线路的车辆运行速度提高了10%-15%,单趟运行时间平均缩短了5-10分钟。
这一改变不仅大幅缩短了乘客的乘车时间,还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同时,公交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模式演变:持续优化,创新不止
“响应式停靠”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从“站点响应式停靠”到“全线响应式停靠”,再到“区域响应式停靠”的持续升级与优化。苏州公交集团不断探索和完善这一服务模式,以满足市民日益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目前,“站点响应式停靠”涉及113条线路、541对站点;“全线响应式停靠”涉及21条线路、143对站点;而在吴江主城区和相城区北桥街道这两个区域,则实施了“区域响应式停靠”,涉及73条公交线路、564.5对站点。这一服务的不断壮大与升级,无疑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的选择。
服务“上新”:传递城市温度
“响应式停靠”服务的推出,不仅增强了公交的吸引力,更传递了城市的温度。这一创新举措尤其适应了城市地域广、乘客较分散、乘车时间较集中的特点。为了提醒乘客“下车请按铃”,苏州公交集团在车厢、车窗和按铃处张贴了醒目标识,并在站台设置了清晰显眼的线路显示牌和导乘指示。
这些措施极大地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赢得了市民的青睐。许多乘客纷纷表示,希望这一服务能推广至更多线路,让更多人享受到公交出行的便捷与高效。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响应式停靠”服务的成功和受欢迎程度。
接下来,苏州公交集团将继续深化调研工作,围绕运营创新、服务优化及乘客体验等多个维度,不断探索并优化“响应式停靠”服务。同时,集团也将持续推陈出新,让更多市民享受到公交出行的便捷与高效,为城市绿色出行贡献力量。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旅 10-11米 21-40座 公交客车(纯电动 柴油 混合动力 天然气 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