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我国已是当仁不让的汽车大国,在世界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但是在我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更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不难发现现在汽车厂家都在为市场竞争而拼命增量,很多企业本末倒置,只顾将完成销量目标作为首要任务,将提升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放在了次要位置,整车厂在不断压价的同时还在提高订货量,零部件在开发制造环节就易产生质量下降的问题,随后,整车厂在求量的同时,又没有做好质量管理和监督,最终导致汽车问题频发,产销量的迅速扩张,使整车厂在零部件控制和生产控制方面都出现了问题,不知不觉零部件问题显得愈发突出,似乎走进量升质量差的怪圈,零部件质量问题投诉不断增加。
记者调查:异响问题投诉集中,发生异响的车型主要集中在紧凑型车和中型车之间,并且有向中高级车发展的趋势,其中20万~30万元售价的车型投诉增加明显,涉及的零部件主要包括转向助力泵、半轴、车门、雨刮器等。记者在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指定的信息发布网站上看到,出现异响的车型涉及多款目前国内主流汽车品牌的主力车型。异响投诉占了投诉记录的近一半。车身附件和电气的投诉成为新重点。用户反映的问题较分散,主要有雨刮器异响或刮伤前挡玻璃、空调制冷效果差、大灯进水、漆面起皱、门漏风、内饰质量差、室内噪音大等。使用半年以内的新车投诉呈上升趋势,问题主要集中在跑偏、吃胎、漏油、异响、抖动等方面。
涉及4S店服务的投诉纠纷比较大的问题是保修期内车辆出现故障,因各种原因无法彻底解决,以至拖到保修期后,需自费维修,引起车主的强烈不满。
零部件质量问题不断遭到投诉,质量问题一再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试问以这样的发展汽车大国如何变为汽车强国?政府应有切合实际的战略性支持和明确的方向,必须要有系统性、明确的政府资源导入和支持,不能让质量问题一再成为阻碍。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透露,年内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10亿元,但是以这样的发展,恐怕这个数字也成了空话,零部件业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请不要让零部件走进量高质量差这个怪圈来,让可观变为可叹。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旅 10-11米 21-40座 公交客车(纯电动 柴油 混合动力 天然气 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