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已于2012年4月10日正式实施,但校车安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尽管近来各地不断有校车投入使用的消息传出,但与实际需求仍相距甚远。此外,据调查显示,我国许多地方根本无力承担校车运营养护成本。
再看下面这则新闻,你就会觉得分外刺眼。据财政部2011年初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在20%以上,公务用车消费年支出超过1000亿元。“屁股底下一座楼”,这是群众对公车的形象比喻。
尽管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放在一起对比,仍然意味深长。我们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可事实上,“穷的还是教育,苦的还是孩子”的现象依然存在。接连发生的校车事故,催生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出台,然而在“谁来埋单”的现实困境面前,改变校车安全现状的努力步履维艰。我们似乎能够清楚地看到,在公车车轮的碾压下,在校车危险的行驶中,公平显然失色了。
“无力承担校车运营养护成本”与“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在20%以上”,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缺的不是钱,缺的是对公共财政科学而合理的配置和使用,缺的是对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责伦理。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按全国1亿学生,每40人坐一辆校车,一辆校车40万元的标准,全国购买250万辆的话,需要1万亿资金,分5年投入,每年只需要2000亿。这与每年财政收入约10亿元相比根本就是九牛一毛,就是与每年的公车投入相比,也仅仅需要10年时间就可以彻底解决。更重要的是,即使政府部门10年内不再购置公车,我们的官员人均公车数量,仍然高居世界前列。
公车与校车的对比,呈现出的公共投入和公共决策的马太效应无疑才是最令人担忧的。我们的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不能再远离弱势群体了。回到现实中,就公车来说,尽管已经饱受诟病,但仍能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而那么多起校车事故,那么多孩子的鲜血与生命,却唤不起校车安全的根本改观。原因何在?最根本的在于,公共决策的话语权很大程度上被既得利益阶层所垄断。事实上,公共投入的马太效应还不仅如此,譬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保障房建设质量的问题……
公共财政是恒定的,因此打破公共投入的马太效应,除了尽量削减行政开支,使之用于民生和弱势群体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说起来很简单,但这需要管理理念的更新,也需要权力伦理的觉醒。
项目概况 喀什市新能源公交车采购项目(二次)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8月06日 11: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