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凯斯鲍尔豪华大客车,是安徽省成功引进德国客车技术,生产的我国第一款豪华大客车,也是安徽省汽车在全国叫得最响的汽车品牌之一。该客车在北京亮相后,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岚清等亲自乘坐体验,还有八十多位国家部长级领导登车参观,都对该车给予了高度赞扬。
然而,围绕该车引进的一段精彩故事,至今却鲜为人知。
探索出路 击掌立誓
20世纪90年代初,除了行业领军中国重汽集团亏损数亿元外,全国从南到北,整个地方国营重型汽车厂家都面临破产倒闭。合肥淝河汽车制造厂也在困境中挣扎,厂长王一荃苦苦思索着脱困措施。再三斟酌后,他认为企业只有调整产品结构才是唯一出路。开发什么产品呢?王一荃觉得可以依托大客车底盘全国领先的技术优势,引进客车制造技术转产大型客车,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找到了出路,也可以改变中国客车工业在全世界的落后地位。
王一荃对全世界的客车工业商情摸了个遍,最后看上了几十年世界排名第一的德国凯斯鲍尔大客车。1992年,中汽总公司领导与安徽省机械厅、安徽省汽车工贸集团公司在北京联合筹建财务公司,他直接赶到北京怀柔的会场,找到了省机械厅副厅长许金和、省汽车工贸集团公司总经理王立声等领导汇报工作。王一荃引进技术调整结构的想法受到了许金和、王立声的赞同,大家在引进项目认识上一拍即合。三人还分别自告奋勇作了分工:许金和负责省里立项,筹集资金;王立声负责到中汽总公司批准项目,筹集资金;王一荃负责经营,造车卖车。三人还郑重其事地击掌打赌共立誓言,商定目标不兑现的具体惩罚办法。王一荃还郑重立下“军令状”:领导这么重视关心,工厂若不能消化吸收,不能销售盈利,愿接受组织上任何处分!
出国考察 遭受冷遇
1993年2月底,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组成“中国大型客车技术考察团”,出国考察引进国外大型客车制造技术。原来,中汽总公司接到安徽省引进客车制造技术报告后,认为引进国际客车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安徽的事,而是整个中国客车工业的战略决策。于是决定由中汽总公司组织整体引进技术,各汽车厂家分工协作制造,同时决定由各大企业派人出国考察选择车型,引进费用由各家分摊。
中国大型客车技术考察团由13人组成,中汽总公司副总经理夏德明任团长,中汽总公司科技司副司长何春阳和安徽省机械厅副厅长许金和任副团长。安徽省汽车工业工贸集团公司总经理王立声、安徽淝河汽车制造厂厂长王一荃,还有陕汽厂长和副总工、上海汇众汽车的总工、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所长等人任团员。考察的目标,从安徽提出的凯斯鲍尔扩大到当时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客车企业。
然而国外的汽车企业对中国考察团的行动却看法不一。考察团组团前,中汽总公司分别给要考察的国外目标企业发出信函,几乎所有的企业很快给了复函表示欢迎,回馈了安排的接待计划,唯独技术世界排名第一的德国凯斯鲍尔公司回复推说目前公司正在扩建,待时机成熟后欢迎前往。
患病留守 暗闯目标
汽车考察团风尘朴朴踏上征程,马不停蹄地先后考察了西班牙的毕加索汽车公司、意大利的依维克公司、奥斯汀汽车公司。考察团团员们参观生产线,观看车型,询问技术,商谈引进意向……在国外,一心要引进先进技术、改变客车工业面貌的中国团员们,都呈现了超负荷工作的精神状态。接着,考察团又来到德国斯图加特市,参观考察世界著名的德国奔驰汽车公司。
然而就在团员们参观了奔驰公司,准备参观德国又一世界著名客车制造企业曼公司时,连日的劳累使得王立声心脏病突然复发,不得不停止考察卧床休息。下一站的目的地所有接待都在按计划进行,考察不能因此中断,许金和、王立声、王一荃经过简单商议,决定由王一荃留守陪同王立声休息治疗,两天后赶到法兰克福和代表团聚齐一起回国。
谁知考察团前脚出发,后脚王立声居然病况好转从病床上起来了。原来,一心想为安徽带头引进车型的王立声,经过随团的一段时间考察打起了“小算盘”。他想,这种“大忽隆”式的考察很难成功,就是决定了车型后安徽也难达到原来设想的既定目标。斯图加特市离安徽原订的目标凯斯鲍尔公司很近,到了目标地门口了不去接触实在是太不甘心!他想乘着心脏病复发之机先留守,再乘机“单溜”考察,一定要到凯斯鲍尔公司去碰碰目标。
迂回接触 大功告成
凯斯鲍尔公司实际上已表示了不欢迎的意思,王立声决定采取“迂回战术”接触。他请王一荃拨通了通过中汽总公司负责人介绍认识的德籍台湾人赖三槐电话,请他代为联系凯斯鲍尔公司。赖先生在德国居住超过十年以上,是个有声誉的斯图加特好市民,社会交际颇广。谁知赖先生也一口推辞了请求,他劝说俩位游览两天后重选考察目标,或者就此返回,以后伺机再来联系。
赖三槐先生一番话,让王立声和王一荃感到如落冰窟,顿时全身冰凉。然而做贸易专长的王立声却毫不泄气,他拿出做生意“攻关”的一股韧性,和赖三槐先生软磨硬泡起来。
“赖先生,从大的方面说,你我都是炎黄子孙,大陆现在要发展,我们是实实在在来谈合作的,你无论如何要帮我们这个忙;从小的方面说,你是做生意的,我是安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总经理,我们有大量引进和出口的生意要合作,决不会亏待了你……”
一连串实实在在的心里话,终于打动了赖三槐先生。他思索了片刻对王立声说:“你们休息一会等着我,我尽快给你们回话。”
凌晨一时左右,赖三槐先生的电话终于打来:“王总,请你们明晨早些准备,凯斯鲍尔公司接受你们来考察……”
第二天清晨,赖先生亲自开着一辆奔驰来到宾馆。约2个多小时后,汽车来到凯斯鲍尔公司总部。出乎意料,公司董事长阿伦茨已在公司等候。当天,他们考察了凯斯鲍尔公司所有的车型,参观了生产厂房和车间,下午,双方便草拟了引进技术的意向。
一个月后,凯斯鲍尔工厂厂长坎柏夫代表公司,来到淝河汽车制造厂回访,随后双方落实了签约具体进程。1993年7月,德国凯斯鲍尔公司公司董事长阿伦茨、总经理汉斯腾、以及厂长坎柏夫“三巨头”来到安徽,双方正式签署了引进凯斯鲍尔豪华大客车技术的协议。
凯斯鲍尔客车
当年8月,中国汽车总公司总经理蔡诗晴带领科技司、生产司、规划司、财务司四大司司长来到合肥,和安徽省省委书记卢荣景、省长傅锡寿商谈落实安徽凯斯鲍尔项目,一起规划安徽汽车工业发展宏伟目标。会上省部双方商定:扶持安徽省凯斯鲍尔豪华大客车项目上马,扶持安徽发展汽车工业作为全省支柱产业。随后,傅锡寿省长亲自批定了凯斯鲍尔项目的五百多万元美元资金。
1994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由安徽生产的三辆世界最先进的凯斯鲍尔豪华大客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亮相,新闻轰动整个中国汽车界。随即,安凯豪华大客车在成渝高速公路高调亮相,引起高速客运热潮,一度竟然冲击了航空客运。1997年,安徽凯斯鲍尔豪华大客车股票上市成功,时任安徽省常务副省长的汪洋亲自为中国首支客车股票上市剪彩。中国首款豪华大客车技术的成功引进,不仅缩短了中国大客车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促进了中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对拉动中国高速客运的发展进程功不可没!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旅 10-11米 21-40座 公交客车(纯电动 柴油 混合动力 天然气 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