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章

年内有效提升公交服务质量 泉州将更新132部新公交

2010-05-16 来源: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 作者:LZ

   针对不少泉州市民关注的公交薄弱环节,市交通运输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实施“乘客满意工程”——年内有效提升公交服务质量。

  
  公交车冒黑烟现象能否根治?车辆准点率问题能否有效解决?驾乘人员服务态度能否改变?尽管市交通运输集团成立仅半个多月,但许多泉州泉州市民都希望通过集团的成立能迅速改变中心市区较落后的公交现状,从而真正方便群众出行。


  泉州市民们的心声通过近段时间的连续报道后,引起了市交通运输集团的高度重视,该集团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亦农近日接受记者采访,就泉州市民关心的问题一一作答,以期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公交车“黑尾巴”何时割断?

  解答

  22.2%车辆排放不达标

  将尽量“撤离”主干道

  在市区中山路或西街,一辆公交车到站停靠、复启动时,后面常会拖出一条长长的“黑尾巴”,既熏得路人难受,也影响了市容市貌。这一现象令不少泉州市民不快。


  究其原因,还是公交车的尾气排放标准低。据悉,市交通运输集团下属的公交发展有限公司现有营运车辆785部,尾气排放标准为国Ⅱ标准以下的有414部,占车辆总数的53.9%;没有达到排放标准的187部,占车辆总数的22.2%。也就是说,中心市区现有公交车中,仅有184部达到符合环保要求的国Ⅲ标准。车辆自身排放标准低,再加上使用年限长、技术状况较差,公交车冒黑烟现象也就难以避免了。


  陈亦农表示,该公司将通过三方面抓好车辆尾气治理。一是加强尾气污染物的监测。对所有运营车辆坚决执行维护与检测的制度,检测不合格的车辆立即维修整改,直至排放达标方可投入营运。二是加强车辆维修质量管理。对供油等系统影响排放的故障和达到大修标准的发动机及时组织维修。三是加强路面运营车辆的督查。利用车载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和监控录像系统以及不定期组织人员上路检查,及时监控车辆尾气排放情况。 “能修的尽量修,能控制的尽量控制。实在不行,尽量将冒黑烟的公交车撤离中山路等主干道,因为低速行驶也是产生黑烟的一个原因。这些车辆调剂到郊区后,行驶速度加快,可以降低产生黑烟的几率。”陈亦农说。


  
  何时等车不必等到“我心痛”?

  解答

  年内建成GPS监控系统

  大力实施“乘客满意工程”


  “一次等22路车等了1个小时!”“我曾等17路公交车等了1个小时!”提起等公交车,不少泉州市民都能说出一两次漫长等待的经历。此外,一些驾乘人员服务不规范、服务态度差等也让群众颇有意见。


  据分析,出现上述情况,与驾乘人员工作环境差、总体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公交企业属社会公用型企业,驾乘人员工资待遇缺乏优势,用工缺口大。为保证运行,部分人员经过审核和简单培训后就上岗工作,加之人员流动性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参差不齐,导致公交服务总体质量不尽如人意。而公交车行车准点率较低问题,与道路拥堵有一定关系。目前,在中心城区行驶的公交车平均时速往往只有八九公里,在拥堵的街道时速更低。


  陈亦农说,将下大力气打造“乘客满意工程”,编写员工培训教材并结合服务特点实施培训;建立健全一线驾、乘、修人员的劳动保障机制,建立合理的个人绩效考评及工资增长机制。近期,集团正在建设集公交车、客运车、出租车为一体的综合客户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投诉,统一使用958856客户服务号码。特别是将建设集公交站台电子屏幕报站、公交IC卡收费、车载GPS卫星定位于一体的智能调度平台,争取年内在所有的公交车上投入使用,从根本上解决公交车一些违规行为。

      个别线路公交票价能否调低?

  解答

  寻求支持以降低公交票价

  目前,中心市区个别公交线路实行一票价,为2元/人,加上夏季开通空调加收的1元空调费,个别线路乘车费用达3元/人。“这也太贵了,公交应该真正惠民。”大学生小黄说。

  陈亦农说,城市公交公司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企业。目前公交企业正积极向有关部门申请建立规范的补偿机制,努力降低票价,并建立IC卡收费系统,在惠及市民的同时,确保公交企业可持续发展。

  市区公交力求低票价,中心城区通往各县(市)的短途客运也将通过公交化,实行较低票价。据悉,为推进环泉州湾公交一体化进程,统筹中心城区与周边卫星城、郊区城镇的公共发展,结合泉州市公交专项规划,从构建大泉州交通网络的战略角度出发,市交通运输集团正在积极申请泉州中心城区通往各县(市)的特许经营公交线路,努力构建串联整个大泉州的大公交运营网络,促进中心城区与各县(市)的经济、文化交流,扩大城市公交服务范围。短途客运公交化后,票价将介于短途客运与公交的票价之间。

  破旧公交车何时淘汰更新?

  解答

  未来三年351部需报废

  今年内先更新132部


  “市区不少公交车的车况很差,破破烂烂的。”这是市民刘先生的切身体会。据调查,市区22路、33路、39路等不少线路的公交车破旧严重,车厢内铁皮地板锈迹斑斑。


  陈亦农说,未来三年内,中心市区共有351部车辆达到使用年限需报废。借着集团的成立,他们已对公交车辆进行全面的车容车貌与车辆技术状况普查,确定了更新改造车辆和车厢整修方案。他介绍,今年将有132部公交车达到使用年限,集团正紧锣密鼓地利用市政府为公交车辆更新改造提供的专项财政补助,开展先期购置50部公交车的公开招标准备工作,余下80多部公交车更新改造所需的3200万元购车款也正在多方筹集中,力争下半年车辆采购到位投入运行。未来两三年还需报废更新车辆219部,所需的更新改造资金高达8800万元,集团将采取多种形式筹措公交发展资金,改善车容车貌,大幅度提高车辆成新率,不断构筑优秀公交载体。

 

  线路分布不均问题何时解决?


  优化拓展线网


  适当延长服务时间


  中心市区目前有54条公交线路,如果你想从市区钟楼到北门,那么有14条公交线路供你选择。可如果你想从湖心街到东街,记者在泉州公交网里搜索了很久,也查不出哪条公交线路可到达。繁华路段公交线路高度集中、个别路段公交车少得可怜,这是中心市区公交线网规划的不合理所在。


  陈亦农表示,将优化拓展线网。一是做好公交线路的开辟新增和调整延伸工作,不断扩大公交服务覆盖面,使公交线路更好地服务于“五区”(即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校区、旅游区);二是根据客流实际做好营运班次的合理加密与服务时间的延长工作,进一步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

阅读量:6190
评论与咨询
相关阅读
推荐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