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章

专访申龙客车海外市场部经理裴建军

2014-12-26 来源:客车网[www.chinabuses.com] 作者:木子

申龙客车

关注品牌

  至臻品质铸就金牌口碑,继去年市场销售创新高,申龙客车今年的海外出口同样大放异彩。泰国市场收获近2亿元,韩国市场将突破500台实现1亿元的订单收入,446台申龙校车进军沙特,订单价值达1亿元,除此之外,在智利、玻利维亚等国家,申龙客车都不断崭露头角,创造新的突破。


  从2007年的几千万出口总额,到今年上亿美元的销售额,市场的不断突破凸显着公司领导层思路的前瞻性和明确性,国际化的申龙坚定着海外发展战略。

申龙客车海外市场部经理裴建军

申龙客车海外市场部经理裴建军


  真正意义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公司一开始成立就定位要走出去,做外向型企业。在7年的海外市场开拓中,申龙客车一直在思考,如何从市场出发,从客户需求出发,做好产品,做好服务”,申龙客车海外市场部经理裴建军告诉记者,对于庞大的海外市场,申龙客车并不盲目扩张,而是非常谨慎,不走“低价、没服务先做市场”的路线,坚持用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塑造申龙客车海外品牌。


  提及申龙客车海外发展战略,裴建军用“国际化的申龙,本土化的服务”一言概括。对于国际化,裴建军是这么定义的:首先是地理位置要国际化;第二是产品要国际化;第三是市场布局要国际化;第四是金融服务要国际化;第五就是品牌要实现国际化。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发展战略。裴建军表示,在这些方面,申龙客车正在不断加强形成独有的发展优势。首先,位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地区,申龙毫无疑问天生就具有地理位置优势;第二,申龙客车的技术水平和供应体系提升在不断支撑实现产品的国际化标准;第三,从东南亚起航,到中东、非洲、南美、以及发达国家,申龙客车产品在全球的覆盖面在不断提升,市场地位在不断上升;第四,在金融服务方面,申龙客车拥有更灵活的融资解决方案,可满足市场需求,为海外客户解决运营难题;第五,随着申龙客车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申龙客车海外知名度和美誉度也随之得到提升。


  而要做好国际化,提供好的本土化服务是第一步。谈及“本土化服务”,裴建军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客户交流的本土化,产品输出模式的本土化,当地人员培训的本土化,让申龙客车产品好用、服务好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际化的落地。也因此,这几年来,申龙客车一直不断深入本土化服务,打造申龙客车服务品牌。


  “无论从企业体制,还是所处的上海地理位置看,申龙似乎天生就具备海外起航的优势”,裴建军表示,“从2007年公司开始发力海外市场,经过7年的发展,申龙海外出口屡创新高,在行业排名位居前6名,正是申龙的体制和决策者的决定让申龙的海外可以走得这么远。”

申龙客车批量出口安哥拉

申龙客车批量出口安哥拉


  围点打援,集中优势兵力


  谈到拿什么和国际客车品牌竞争,裴建军表示,提供高价值的出口型产品是申龙客车近几年来的产品主导方向,而围点打援、集中优势兵力,是申龙客车的海外市场作战方式。


  裴建军说,技术创新提高了我国客车出口的竞争力。经过2001-2014这14年的发展,中国客车产品随着基础装备制造业及零部件产业技术的提升,实现了由改装向制造、低水平产品向高水平自主品牌产品、国内市场主导向国际市场延伸的三大跨越。


  具体体现到国际舞台上的优势,裴建军给记者讲了一个来自泰国Busandtruck杂志针对今年10月份全球各客车厂家在泰国的市场销量统计排名,其中申龙87台,沃尔沃14台,奔驰6台,斯堪尼亚4台,其他几台。数据说明,在世界舞台较量中,中国客车产品在慢慢得到市场的肯定。而从技术层面看,虽然与一流企业还有差距,但相比一些发展中地区的客车技术水平,中国客车在产品可靠性、车身制造工艺、车辆轻量化设计、电子化等方面正在逐渐形成优势。


  在客车技术持续提升的基础上,申龙客车在出口产品开发上也在不断强化这样的标准:产品开发前期必须认真掌握当地市场的行业标准,同时要对销售国家的道路状况、天气情况、使用习惯等信息进行全方位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进行产品适应性调整,最终确定产品车型。而且,在建立产品平台方面,一定要把出口产品与国内产品区分开来,利用国际化标准打造高价值的出口型产品。


  裴建军认为,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从最初的货物贸易,走向塑造差异化的品牌形象,这种产品开发模式是我国客车出口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下申龙客车出口产品结构调整的重点所在。从韩国市场看,申龙DUEGOEX中型客车之所以能受到海外用户的持续关注,主要是因为公司在不断对产品进行技术创新,并根据海外用户的使用环境和特点提升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适用性。


  而在海外市场布局上,申龙客车同样不骄不躁,扎实稳步前进,集中利用自身优势兵力和资源深挖市场,等经过两三年的培育成熟稳定后,再实施下一个目标。


  从目前申龙海外布局看,最早从东南亚起航,出口量占据半壁江山,然后再逐步开拓到中东、非洲地区,市场占有比例为30%,另外南美地区和其它地区各占10%。在重点区域市场,比如泰国、韩国等地,申龙客车产品获得了客户高度认可,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应,而申龙接下来就是把这种成功的市场开拓模式逐一复制到其它区域。

申龙客车批量出口香港

申龙客车批量出口香港


  看好未来,海外市场大有可为


  从国内市场逐渐进入国际市场的艰辛不言而喻,势必要通过不同的标准评估、各类的资质认证等一道道关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笑到最后的“弄潮儿”不仅需要具备实力,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泰国、韩国市场模式的成功打造不仅坚定了申龙继续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更打足了申龙人对于“申龙制造”的“底气”。


  深入的市场探索中,市场呈现的三大特点让申龙客车拥有足够的自信心:一是海外市场很大;二是申龙客车出口规模在稳步上升;三是申龙客车出口模式在逐渐趋向成熟。


  裴建军认为,海外市场一直存在,一直很大,市场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中国的客车产品和技术水平。中国客车产品品质在提升,产品适应性在提高,服务理念也在转变,这些变化在改变着海外市场格局,而申龙要做的就是成为这里头的重要成员。


  在海外方面,申龙客车主要通过四大举措进行全球推广:一是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把市场调研回来的信息转化为对产品的设置需求,进行适应性产品开发,满足客户需求;二是持续提升产品质量,针对不同的区域有针对性地强化产品性能;三是构建完善的营销体系,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专人负责,专人沟通;四是做好技术支持,完善服务功能建设。


  在出口模式上,申龙客车存在多种组合:首先,对于汽车工业不成熟地区,申龙客车实施顾问式营销策略,在全盘输出成熟的标准化产品之外,更为买车客户提供整体式运营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第二,对于高门槛地区,比如,在韩国、香港,在行业标准比较高、客户自身能力比较强的情况下,申龙客车要做的参照最高标准,输出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客车产品,满足实际运营需要。第三,对于发展中国家,比如,在泰国、马来西亚拥有较为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技术基础,申龙客车主要是KD技术输出模式,实现组装的本地化。第四,在高端区域市场,比如,在美国,申龙要做的更多是学习和合作开发的模式,吸收他们先进的产品工艺技术,以及成熟的运营解决方案。在裴建军看来,市场的多元化带给申龙的既有挑战,但更多的是机会。


  也正是在这些机会把握中,申龙客车海外市场格局在逐渐扩大。据裴建军介绍,相比去年近1000台的年销量,今年申龙客车海外市场销量增幅比较大,到12月底有望突破1500台,无论从销量还是销售区域上,都实现比较大的突破。在维稳传统优势市场的同时,新市场的订单在不断增加。

阅读量:5687
评论与咨询
相关阅读
推荐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