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章

技术为王 创新为本!比亚迪e-BUS平台3.0都藏着哪些黑科技?

2025-09-29 来源:客车网 作者:沐阳 原创

比亚迪商用车

关注品牌

不久前,比亚迪重磅发布第三代纯电动客车技术平台——e-BUS平台3.0以及全新纯电客车C11。作为唯一掌握“三电一芯”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亚迪自2008年启动新能源商用车的研发,始终坚持“技术为王 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17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40亿元,推动纯电动客车技术平台不断跨越升级。

那么,比亚迪e-BUS平台3.0都藏着哪些黑科技?客车网将从安全、效能、智能三个维度,带你揭秘那些颠覆性创新技术。

安全新高度:CTC+TBC+iTAC三重防护

安全是车辆研发永恒的主题。2020年,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将电池安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比亚迪工程师们一直在思考,怎样让电池安全赋能整车安全,最终他们把突破方向放在了电池与底盘的融合设计上。

经过三年潜心研发,比亚迪为行业带来了全球首创客车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CTC),这项技术将电池与底盘深度融合,既提升了结构强度,又增加了电池防护能力。

当前,大多数客车企业都是围绕电池来设计整车,而比亚迪则是根据整车需要正向研发电池。为实现电池底盘一体化,比亚迪设计出一款全新客车专用的刀片电池,做到了行业尺寸最长、容量最大、厚度最薄,通过十层严密防护,电池包可承受50吨重卡碾压、超四倍国标挤压,显著提升了整车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

高速爆胎风险极大,特别是对客车而言,一旦发生高速爆胎,极易引起群死群伤事故。高速爆胎后的车辆稳定控制也成为行业百年来的技术难题。比亚迪创新推出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成功攻克了这一百年难题。当车辆爆胎时,系统毫秒级响应,通过补偿横摆力矩,降低车辆的失稳风险,让车辆不偏离原来的行驶车道,极大提升了行车安全性。

此外,面对冰雪湿滑路面,传统车辆容易出现打滑、溜坡等问题,比亚迪行业首创了客车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响应速度较传统系统提升40倍,响应时间缩短至原来的1/50,全面提升了车辆在湿滑路面、急转弯等复杂路况下行驶的安全性。

效能新标杆:全域1000V高压架构

众所周知,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电压越高,电流越小,能量损耗越低。如同国家电网采用特高压远程输电来降低损耗一样,各大车企也纷纷布局高压平台。

2011年,当客车行业普遍是600V高压架构时,比亚迪就在K9电动大巴上开发了全球首个800V高压架构。如今,比亚迪e-BUS平台3.0再次带来行业颠覆性创新,成为全球首个量产的客车全域1000V高压架构,覆盖驱动、充配电、空调等系统,支持600kW超级快充,大幅缩短充电时间,提升运营效率。

为了适配1000V的高压架构,比亚迪开发了全球最高的1500V碳化硅功率芯片,最高效率提升至99.84%。同时,比亚迪还首创了客车1000V电驱桥,采用高压扁线电机、陶瓷球轴承、主动润滑等技术,高效区扩大了50%,最大效率提升至95.27%。

热管理方面,比亚迪首创了七合一多热源耦合式热管理系统,将乘客区、司机区、电池、电机、电控采暖的热管理需求进行集中调度、按需分配,整车综合能耗最大降低18%,-15℃低温续航提升50-80km,有效解决电动客车在寒冷地区的续航焦虑问题。

智能新境界:客车云辇A车身控制系统

在智能维度上,全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将智能化、电动化高效融合,实现底盘、驱动、车身控制高效协同和智能控制。

e-BUS平台3.0首次在客车上应用专属车身控制系统客车云辇A。该系统可实现悬架毫秒级调节,主动适应不同路况,提供媲美燃豪华燃油车的舒适性体验。

客车云辇A通过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和智能控制,实时调整阻尼力和车身高度,有效抑制侧倾、俯仰和振动,无论是在城市道路还是高速公路上,都能为乘客提供平稳舒适的乘坐体验。不仅提升了乘坐舒适性,还增强了车辆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代表了电动客车智能底盘技术的最高水平。

在 e-BUS平台3.0上,比亚迪还标配了驾驶员失能辅助系统2.0,一键触发12个关键功能,包括底盘毫秒级响应并自动打开双闪,自动触发远程报警和后台救援,实现稳定停车,最大限度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

结语

e-BUS平台3.0的技术突破,彰显了比亚迪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技术领导力。从安全到效能,从智能到体验,每一项创新都直击行业痛点。随着基于该平台打造的C11等新车型陆续上市,比亚迪正在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公共交通的绿色变革,持续引领新能源商用车技术革新浪潮。

阅读量:5445
评论与咨询
相关阅读
推荐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