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章

谨防限购措施引发“背车族”死灰复燃

2010-12-31 来源:互联网 作者:coach

  北京市政府12月23日发布了《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规定对小客车实施数量调控和配额管理制度,单位和个人今后需通过摇号方式无偿取得小客车指标,此后方可取得新车号牌。个人申请摇号首先要满足住所地在本市、名下没有本市登记的小客车和持有效的机动车驾驶证3个条件。住所地在本市的个人包括北京市户籍人员;驻京部队(含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军人;在京居住的港澳台人员和外国人;持本市工作居住证的人员;持本市暂住证且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的人员5种情况。


  新的限购规定会不会让曾经的“背车族”重新出现呢?


  “背车族”名下最多千辆车


  在2005年之前,没有北京市户口的购车者在北京购买二手机动车无法将车辆直接登记到自己名下,在一些二手车市场中便有人组织有北京户口者有偿提供其北京身份证为非京籍购车者办理登记手续。提供身份证的人“背”下了这些车的“户口”,成为“背车族”。“背车”现象火爆时,个别“背车人”名下登记的机动车达到了上千辆。


  2005年3月,北京市出台新规,外地人在北京持暂住证就能办理购车登记手续。2006年3月,北京市交管局进一步整顿“背车”现象,要求机动车登记实行“实名制”,凡租用、借用他人身份证明办理机动车登记的实际所有人,必须限期将机动车过户到自己名下,“背车”现象逐渐消失。


  出了事“背车”双方都难脱干系


  “背车族”的出现表面上方便了非京籍购车者,但“背车”却使得法律规定的有关机动车所有人的权利、义务、责任与实际情况脱节,无法确定机动车实际所有人的法律地位,规范其与他人的法律关系,造成人车分离、无法规范的现象。


  对于“背车人”来说,如果所“背”车辆因购车者没有缴纳各种税费、罚款,这笔账最终要算到“背车人”头上;有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作为“车主”的“背车人”要承担法律责任,对受害者进行赔偿;有的车辆甚至涉及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背车人”也难脱干系。


  “背车”的背后要承担许多法律责任,但进行“背车”交易时,“背车人”对购车者的情况知之甚少,有的甚至面都没见过,这使得追究车辆实际所有人的法律责任、维护被害人的法律权益成为难题。


  另一方面,购车者也会遇到麻烦,有的购车者想把机动车变更到自己名下,却被“背车人”索要不菲的过户费;有的车主发现当初的“背车人”已经过世,想把已成为其“遗产”的机动车过户到自己名下,却发现十分麻烦。


  谨防“背车”现象死灰复燃


  “暂行规定”对购车者提出了一定的条件要求,这些条件有可能导致“背车”现象重现。


  “背车人”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摇号,如果摇中,不符合条件的购车者可以用“背车人”摇中的指标购买机动车,“背车人”为购车者“背”下汽车“户口”。除了依旧有人车分离、无法规范的问题,未来在车辆费用负担、交通事故赔偿等方面也极有可能引发“背车人”与实际购车者之间的纠纷。


  另一方面,由于“暂行规定”要求参加摇号的个人提出申请前,名下必须没有登记机动车,即一人名下只能通过摇号方式取得一个小客车购买指标。“背车人”一旦反悔,希望拥有自己的机动车,就可能要求购车者支付额外的高价补偿,甚至直接提出要把机动车归自己使用。这又会引起购车者与“背车人”之间的纠纷。图利的“背车人”可能因小失大,图省事的购车者可能麻烦不断。


  对于非京籍的购车者而言,要避免身陷纠纷,就不能为了图省事找人“背车”。而无论是为了谋利而给人“背车”,或者是出于友谊和亲情,出借北京市身份证给朋友、亲戚参加小客车指标摇号,也都将面临很多问题。


  法官提示:规避摇号程序也是骗局


  除了“背车”现象之外,购车者还应该注意少数不法分子以规避摇号、优先办理车牌号为名的诈骗犯罪。


  在“暂行规定”公布之前,北京市已经出现多起以办理军车号、特殊号牌为名的诈骗案件,受骗的购车者在支付了不菲的代办费、好处费后根本不能拿到所谓的车牌。对于“暂行规定”中的小客车指标摇号程序,不法分子极有可能“旧瓶装新酒”,对购车者谎称能够通过特殊渠道避开摇号程序,向购车者出售小客车指标。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购车者应该保持头脑清醒,不要心存侥幸而上当受骗。(北京市海淀区法院 杨海超)

阅读量:2699
评论与咨询
相关阅读
推荐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