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章

针对城市公交运营困境 交通运输部提出了哪些针对性举措?

2023-10-27 来源:交通运输部 作者:舒墨

  客车网获悉,交通运输部于2023年10月26日举行10月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孙文剑主持发布会,部公路局副局长钟闻华、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高博共同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交通运输部 新闻发布会 城市公共交通 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此次发布会透露,前三季度,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456.6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其中三季度增长30.5%。分方式看,前三季度铁路客运量完成29.3亿人次、同比增长112.4%,公路人员流动量完成420.6亿人次、同比增长26.8%,水路客运量完成2亿人次、同比增长120.9%,民航客运量完成4.6亿人次、同比增长126.7%。可以看出,铁路、水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增长都超过了100%。

  前三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8775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三季度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分方式看,前三季度铁路完成投资5089亿元、同比增长7.1%,公路完成21447亿元、同比增长4.3%,水路完成1441亿元、同比增长28.2%,民航完成投资79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答记者问

  光明日报记者:近日,针对城市公交运营困境,交通运输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主要提出了哪些针对性措施?

  高博:谢谢您的提问!感谢记者朋友对城市交通工作的关心关注。

  人享其行是交通运输发展的愿景目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近期,交通运输部等9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交引领城市发展、方便人民群众出行、压实属地政府责任等基本原则,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支持措施,和记者朋友们通报下:

  一是加大公交运营支持力度。科学合理设置公交专用道,保障公交优先通行,建立公交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对定制公交等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加强新能源公交车充电保障。

  二是加大服务质量提升力度。优化完善城市公交线网,促进城市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衔接融合,鼓励发展微循环公交、定制公交、“公交+旅游”等服务模式,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增强公交服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三是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压紧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并实施公交企业运营成本核算和补贴补偿制度,对政策性亏损及时给予补贴补偿。用好财政奖励资金。鼓励金融机构为公交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四是加大用地保障支持力度。在符合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不改变用地性质、优先保障场站交通服务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动实施新增用地、既有用地综合开发,建立用地综合开发收益的反哺机制。

  五是加大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力度。进一步推动落实城市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公交发展绩效评价制度,督促公交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关心关爱公交司机和一线从业人员。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好《意见》,扎实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日报记者:目前多地公交执行的都是超低票价,与其运营成本差距较大。您刚才也提到了落实运营补贴和服务提质增效等“输血、造血”措施,能否进一步解读一下?

  高博:谢谢您的提问!

  正如您所说,目前各地城市公交运营确实存在一些困难。推进城市公交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既要加强对公交企业的政策支持,也要提升公交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输血”方面,一是落实运营补贴补偿政策。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群众出行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城市公交服务标准,平等对待不同所有制运营主体,因地制宜建立并实施成本核算和补贴补偿制度。二是完善公交价格机制。科学合理制定城市公交价格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针对长期低票价难以覆盖企业运营成本的情况,依法依规开展评估并及时优化调整票价。对定制公交等线路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对远郊等长距离运营线路,可探索采用按里程计价方式。三是加强新能源公交车充电保障。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保障新能源公交车夜间充电执行低谷电价,鼓励在日间设置部分低谷电价时段。

  在“造血”方面,一是提升公交吸引力。促进常规地面公交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有效衔接融合。鼓励发展微循环公交服务。支持开通通勤、通学、就医等定制公交线路。二是支持多元化经营。支持发展“公交+旅游”服务模式,支持公交枢纽场站拓展旅游功能,支持城市公交企业拓展广告业务和面向社会的增值服务。三是盘活存量资源。加快落实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政策,建立公交枢纽场站用地综合开发收益反哺机制,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交优先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这里,我呼吁大家,多乘坐公交出行,让公交出行、绿色出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恳请大家一如既往支持公交优先发展,让城市出行更加便捷顺畅。

  中国新闻网记者:随着农村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农村公路安全运行显得愈发重要。今年交通运输部民生实事中提到了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请问目前进展如何?

  钟闻华:谢谢你的提问。

  一直以来,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安全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部署要求,我们连续多年将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纳入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持续开展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去年,我部联合公安部开展了公路安全设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细化提升行动,组织各地实施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等“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五大工程,持续提升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

  今年,我部继续将“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万公里”纳年度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并纳入 “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要点,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由部领导直接联系推进。一是强化中央资金支持,引导地方加大投入;二是加快编制《小交通量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加强技术支撑;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强化统计监测。在这也向大家通报,截至9月底,全国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8万公里,已经超额完成年度的目标任务。

  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地继续深入实施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安全设施提升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水平,保障农村群众便捷出行、安全出行。

  央广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自动驾驶的。我们注意到交通运输部正在征集自动驾驶和智能建造方向的第二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能否介绍一下目前自动驾驶试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孙文剑:谢谢您的提问。

  相信记者朋友对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都非常关注,其实这个大家都知道,自动驾驶应该是人工智能在目前应用里面最大的领域之一。人工智能的自动驾驶和智能制造方面,我们秉持立足真实业务、依托真实场景、解决真实需求、形成真实模式的理念,因为AI也好,自动驾驶也好,在大家心目中虚拟的成分比较多,但我们立足的是真实模式。秉持这样的理念,去年,我们组织开展了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在自动驾驶方向重点围绕公路货运、城市出行服务、物流配送、园区内运输、港区作业等典型应用场景,布局了14项试点任务。其实记者朋友都关注到了我们的亦庄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小汽车无人驾驶实验,在武汉机场到武汉城市之间也有这样的实验。

  一年来,试点取得积极进展。一是规模效应开始显现。百余家创新主体投入自动驾驶车辆1000余台,自动驾驶应用的规模效应渐显。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实现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准商业化运行,天津港、上海港、厦门远海码头等试点单位部署了200余台自动驾驶集卡或自动驾驶水平运输设备,实现了常态化运行。二是技术得到提升。试点单位积极开展技术验证,促进多源感知数据融合、自动驾驶车辆管理和调度等技术提升。三是促进了交通新基建发展。部分试点单位部署了一批智能路侧系统、数据平台等,带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近期在苏州,首条满足车路协同式自动驾驶等级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公路已经投用。四是标准化取得进展。起草或发布了9项技术标准,支撑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比如:车路协同系统路侧基础设施总体技术要求、港口自动驾驶集装箱卡车运行技术要求、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车技术要求等,围绕个性化出行服务、集装箱水平运输等场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在第一批基础上,总结经验和不足,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扩大试点规模,打造常态化运输服务和全流程自动化作业模式,促进自动驾驶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欢迎大家关注,积极参与。

  中国交通报记者:我的问题也是自动驾驶相关的。请问公路建设对自动驾驶发挥哪些具体的支持作用?

  钟闻华:谢谢你的提问。感谢大家对公路自动驾驶的关注。

  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完善公路基础设施,使之更加适应自动驾驶车辆的认知和行为特点,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辅助信息,能够加快自动驾驶技术实用化的进程。交通运输部近期出台了《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技术指南》,就是旨在通过适度提升公路基础设施智能水平,帮助自动驾驶车辆获取更多更精准的交通运行状态、公路运行环境、还有自身定位等信息,辅助自动驾驶车辆完成驾驶行为决策。

  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类设施可以根据应用需求,单独或联合起来,协助车辆更好地进行自动驾驶。刚才提到《指南》考虑了既有公路工程设施实际情况,遵循突出实效、技术先进、融合创新、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了从自动驾驶云控平台、交通感知设施、交通控制与诱导设施、通信设施、定位设施、路侧计算设施、供配电设施、网络安全设施等方面支持车辆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技术要求。例如,交通感知设施可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超视距的公路交通流、交通事件、交通参与者状态等信息;交通控制与诱导设施可适时向自动驾驶车辆发布交通控制与诱导辅助信息;通信设施可实现公路工程设施与自动驾驶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定位设施能够在公共服务位置信号不满足自动驾驶需求的路段,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定位信息;网络安全设施则用于保护相关硬件、软件、还有数据不被破坏、篡改和泄露。

  公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环境组成的整体,其核心目标是不断提升运输安全水平、提高交通运行效率。车辆应用自动驾驶技术,是从“车”的角度为实现这个核心目标贡献力量;那么智能化公路工程设施建设,是从“路”的角度推动实现这个核心目标。我们认为,让车和路协同起来,可以发挥出“1+1”大于2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公路工程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和自动驾驶技术应用进程,及时总结公路工程设施在支持自动驾驶方面的实践经验,适时完善相关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水平和运行效率。

阅读量:12765
评论与咨询
相关阅读
推荐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