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易节,时光荏苒,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一声宣告,走到今天已经整整60年了。60年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60年里,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面貌一新的进步;60年里,一个崭新的中国和崭新的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的面前。
建国60年大庆之际,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也开始越来越集中。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和代表,公共交通陪伴着城市、陪伴着新中国从60年前一路走来,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瞬间。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些留在陈旧照片里的公交故事。
一、五十年代
(图1)解放初期广州的公共汽车
这是一张解放初期广州公共汽车的照片,车身上可以清楚的看到“木炭”的字样。是的,当时因为汽油短缺,公共汽车只能使用木炭作为燃料提供动力。
(图2)解放初期广州东山1路车、2路车使用的道奇公共汽车
(图3)解放初期上海27路公共汽车
同一时期在上海,公共汽车行业发展已经有了雏形。可以看到,上海当时的无轨电车应该是全国最好的大型客车了。
(图4)50年代广州生产的木铁结构华南牌木车厢客车
50年代的中国,初历和平,百废待兴。人民的劳动生产热情也是空前高涨。图4摄于50年代广州某汽车维修厂,这是中国自主生产出的木铁混合结构客车。当然,由于当时美国的“禁运”,国内汽油供应短缺,此时的公共汽车动力还是木炭提供。到木炭都紧缺时,还烧过白煤。木炭车一直延续到60年代中期,有了大庆油田,才逐渐为汽油车所取代。
(图5)50年代广州中山五路
从上图可以看出,50年代广州人力车还在运营。这也表示当时公共汽车的运力还是远远不够。有意思的是,在图5的右边我们可以清楚看到,50年代我国最早的交通红绿灯控制亭,一名控制人员正在手动控制红绿灯。
(图6)50年代昆明景象
(图7)50年代沈阳公共汽车
(图8)50年代上海无轨电车
50年代首都北京的景象也差不多,在下面这张摄于1950年长安街的照片里,我们根本找不到任何汽车的影子。路面上全是人力车和自行车。50年代初,北京才有了第一批“大道奇”T234客车。
(图9)1950年6月长安街街景
(图10)北京五七型第一代公共汽车
(图11)大道奇T234客车
(图12)50年代北京公交车
(图12-1)50年代北京公交车
北京建国初期公共交通的主力是始建于1924年的有轨电车。但在解放的时候,只有49辆电车勉强能走,将近100辆电车停在车场里,无法动弹。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经过半年的抢修,所有的电车终于又奔跑在了长安街上。
(图13)50年代北京东长安街,北京饭店门前的有轨电车
(图14)50年代北京有轨电车
(图15)50年代行驶在北京科学路上的公共汽车
(图16)50年代停在北京电子管厂门前的公共汽车
1956年7月15日,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长春开下生产线。1956年10月,第一批40辆解放卡车就运到北京,由北京客车厂改装成了公共汽车。
(图17)50年代中期北京解放客车
二、六十年代
60年代广州开始有了真正的柴油发动机结构大客车。这批车型是由匈牙利依卡路斯汽车厂制造、国家统一进口的,当时分配到了北京、广州和上海等城市解决公共交通问题。下面这张图是后来的车迷制造的经典依卡路斯车的模型。
(图18)60年代匈牙利产依卡路斯车型模型
(图19)60年代广州无轨电车
除了依卡路斯和无轨电车之外,广州60年代已经能自主生产钢架客车了。
(图20)1963年广州生产第一批越秀牌钢架铁车厢大客车,也是华南地区第一批钢架公共汽车。
而在同一时期的上海,1963年8月,第一辆663型无轨电车驶上上海南京路街头。
(图21)1963年第一辆663型无轨电车亮相南京路
(图22)60年代上海公共汽车广泛采用煤气做燃料
北京60年代公共汽车是以解放客车、捷克产斯柯达、依卡路斯和无轨电车为主。
(图23)60年代北京无轨电车
(图24)1964年3月11日一辆依卡路斯车行经雪后的西长安街
三、七十年代
70年代广州依卡路斯退出了公汽的历史舞台。因为这款车柴油发动机结构落后,运转时震动剧烈,刹车效果也不好,经常出事故。
(图25)1978年广州某公交车站
70年代上海公交发展迅速:
(图26)70年代上海公交发展迅速
(图27)70年代末上海交通状况
(图28)70年代上海多种公交车上路运营
(图29)1972年上海南京路上的无轨电车
70年代末各种现代公交问题开始凸现。人们更多的涌向城市,给城市公共交通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巨大压力,公共汽车运力不足、车辆设计不合理、交通法规和设施不健全等等问题都开始变得尖锐。
(图30)70年代昆明的上海牌客车,乘客往往无法挤上车
(图31)70年代上海公交,人群拥挤
(图32)70年代末上海某简陋的交通控制亭
(图33)70年代北京交通状况
(图34)70年代北京街头交通秩序混乱
(图35)1979年北京地安门大街,路面设施简陋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神州大地。古老的北京城里,无论是斯柯达还是老解放客车都已经服役了25年,已经到了车辆使用的极限。1984年,新设计的黄河客车终于出现在长安街上。
(图36)70年代末期行驶在北京长安街上的黄河客车
70年代末北京客车厂开始生产黄河牌BK670型客车,并于1978年开始在北京路面运营,直到2006年才全部退役。由于该车型有的车运行时间甚至超过了三十年,在民众心中印象极其深刻,以至后来北京公共交通论坛的域名都被命名为了bk670.com。
(图37)1976年第一辆BK670型客车
(图38)北京客车厂产BK670型客车
(图39)北京客车厂产BK670型客车
四、八十年代
步入8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经济开始起飞,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这一时期公交车开始在全国普及,车型生产也开始全国有化,乘坐更舒适,车型更豪华、环保。80年代“自行车王国”开始显露雏形,也是我国公共交通的一大特点。
(图40)80年代初公交车开始全国普及,图为80年代开封公交客车
(图41)80年代鞍山无轨电车
(图42)80年代兰州无轨电车终点站
(图43)80年代南昌八一大道无轨电车
(图44)昆明,80年代,行驶在武成路的2路公交车
(图45)1980年北京长安街东单路口,无轨电车和自行车流
(图46)1980年北京长安街上的交通状况
(图47)80年代上海新闸路西藏路交通状况
80年代公交的变化还在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公共交通纷纷开始由国有转向自营。1980年8月,北京公共交通局改为北京公共交通总公司,并于1989年组建了运、保分离的专业场,使公共电汽车的运营和保修走上了专业化、区域化管理道路。
(图48)80年代投入北京公交运营的黄海客车
(图49)80年代北京开展“警民一家亲”活动,可以看到当时的公交车内部结构设施
(图50)80年代北京103路无轨电车
(图51)1986年北京长安街,机动车和自行车行驶井然有序
80年代也是广州客运业务大调整时期。1980年9月,广州市郊县交通运输公司与原广州市公共汽车公司部分合并调整,成立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80年代广州成立了旅游车队,还在1985年引入了双层巴士。
(图52)80年代广州公交车
(图53)80年代广州公交车
(图54)80年代广州引进的双层巴士
(图55)80年代停在广州某公交总站的双层巴士
80年代上海,大型铰接车成为了缓解公共交通压力的主力:
(图56)80年代上海群众排队等公交景象
(图57)80年代上海曹家渡,铰接式公交车
(图58)80年代上海铰接式公交车
(图59)80年代上海铰接式公交车
(图60)80年代上海铰接式公交车
(图61)80年代初的上海火车站(老北站)
五、九十年代以后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的公共汽车更加注重实用、环保和美观,在各大城市里运行的公交车逐渐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图62)广州90年代的528路双层巴士
(图63)90年代上海公交车
(图64)1991年天津公交车
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些看起来并不够现代时尚的车型,90年代时仍然在运行。
(图65)90年代北京22路公交车
(图66)90年代广州某公交车站
(图67)90年代上海徐家汇改造以前
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接送运动员的客车:
(图68)1990年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接送运动员的客车
21世纪开始,各种崭新、现代、环保的车型层出不穷,人们越来越关心生态环境,尤其是城市空气质量,如何减少交通造成的环境污染。
(图69)2000年后在北京上路运营的“巡洋舰”
(图70)公交巨无霸21世纪初亮相北京长安街
(图71)昆明市崭新漂亮的双层巴士
公共汽车成为了城市的代言,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名片:
(图72)昆明K1线路公交车,已经成为美丽的昆明的代言
(图73)2005年9月,气势恢宏的新式公交车行驶在北京天安门前
(图74)2003年广州市街头的双层巴士
(图75)上海市豪华的双层巴士公共汽车
从烧木炭的木铁结构客车到冒黑烟的斯柯达,从第一辆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大客车“解放”到今天现代化的豪华环保双层巴士,60年间,中国的公交车用自己的滚滚车轮,见证了城市的点滴变迁,见证了祖国的沧桑巨变。我们相信公交的明天会越来越好,祖国的明天会更加富强!
项目概况 喀什市新能源公交车采购项目(二次)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线上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5年08月06日 11:0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