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赶上咱们共和国60年大庆(一定要说共和国,我看不少报道总习惯“建国60年来”,咱们国家是文明古国,要建国60年就成了年轻国家了),咱把时光往前倒60年,真让咱们心中的感慨老鼻子娄!
要说北京的公交车,咱还得承认外来影响,1920年,京都市政公所开始筹划电车工程,第二年与中法实业银行订立《北京电车合同》,官商合办的“北京电车股份有限公司”遂于6月30日成立,搁今儿就叫合资企业啦。但北京那时候还不是第一个修建现代公共交通的城市,第一是咱邻居天津,而后是上海、大连,咱北京是第四座。
民国时期前门的当当车
现如今同一地点的当当车
那时候国家没啥正经工业,北平公交发展也缓慢,北平解放后的1949年2月,全北京城只有49辆有轨电车、5辆公共汽车能够勉强的像老牛一样慢慢溜达。新首都北京应该感谢旧首都南京,由于南京当时的公交车比北京发达,在中共中央、政务院和南京市军管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决定,将南京“首都汽车公司”调到北京,并入“北京市公共汽车公司”。这一下才鸟枪换炮,从1949年11月至1950年3月,88辆“大道奇”T234客车加上管理、技术、驾驶、维修、调度等具有各种专长的职工248人来到了北京。上岁数的人都知道,50年代初“大道奇”是北京的主力车型,乘车方便多了。
五七型第一代公共汽车
中国不会造汽车,那只有进口。那年月儿资本主义国家跟咱们过不去,北京进口的公共汽车既不是美国、日本,也不是法国、德国。咱只能把眼光盯住社会主义阵营。1951年,北京市从兄弟国家捷克斯洛伐克进口了50辆布拉格卡车,改装成公共汽车。可说实话,那捷克车真赶不上老美、德国造儿,首先车身娇小,只能安排在市区道路比较狭窄的线路上行驶,故障也不少,走半截儿下来推车的事情发生过不少起儿。可咱还得感谢兄弟国家捷克斯洛伐克,那时真是雪中送炭啊!
北京街头被乘客推着走的公交车
后来又从捷克斯洛伐克进口25辆斯柯达客车,社会主义的捷克长进不少,这种车已经是当时国际上非常先进的大客车啦。斯柯达是当时北京公共汽车的主要运力。当然,别的兄弟国家也卖车给中国,1952年北京从匈牙利进口了76辆依卡路斯客车,这种车动静大了点儿,可速度快,燃料消耗低。1956年北京又从匈牙利进口了却贝尔卡车28辆,改装成了简易的公共汽车。乘客上车要在售票员的搀扶下从卡车槽帮后边加装的铁梯上下,起初这种车被安排在路线较长的郊区使用。一年以后,汽车公司修理厂加装了手动折叠式的车门,乘客上下车再也不用爬铁梯了。那时候的北京人也真能吃苦。
干什么都要自己有!北京解放前有轨电车从创办之初就不得不依赖进口,最初是从法兰西购置,后来这日本人用惯用的鸡贼方式专门倾销旧电车,再后来购买过美国通用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的旧有轨电车和拖车,1952年,咱对解放前进口的两种型号8轮车进行研究分析,成功设计了52式8轮有轨电车,当年投入生产10辆。1953年设计生产“53式”拖车,机车加拖车,每辆有轨电车一次可运能乘客上百人。
五十年代的京一行无轨电车
50年代中期,经劳动部批准,“上海友福车身厂”86名职工调进北京,作为制造无轨电车的主要力量。1956年8月,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试制成功了样车,被命名为“京一型”(后名BK540型)。1957年投入批量生产,当年制造83辆。1957年8月13日,由动物园经甘家口、阜成门、美术馆至朝阳门的1路无轨电车线路全线正式开通,全程11公里。那时真是大大方便了老百姓。
1957年,首批48辆解放牌CA-10型汽车运抵北京,北京客车厂进行改装,使之成为能够运载乘客的封闭式的公共汽车。到这年年底,解放牌客车驶上了中国第一街长安街。这车一直使用到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初。
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2年,黄海车投入了北京的公共交通。
80年代投入北京公交的黄海客车
60年代北京有了全国第一个地铁,2008年一家老外在坐地铁。
乘坐北京地铁的老外一家
当然,解决大城市交通离不开地铁,车在地下跑才能畅通无阻,这理儿谁都明白,中国人敢想敢干,1965年7月1日,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在玉泉路以西两棵白果树下,举行了开工典礼。那时候就是靠人海战术,中国有的是艰苦奋斗的人。第一期工程参加人员就4万余人。1969年9月20日,开工四年零三个月的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在建国20年大庆前建成通车。通车时,周恩来总理都“试乘”了地铁列车。1986年8月15日,北京地铁复兴门底层358米折返线工程举行开工典礼,1987年12月24日建成通车,地铁可以环行啦!
北京出租车老鼻子了
后来就不用多说了,连80后的人都经历了:
老百姓能坐出租了
“小公共”上路了
远郊区县“公汽化”了
运营时间延长了
旅游专线开辟了
“双层巴士上街了
“公交优先”了
“一卡通京城”方便了
……
服务北京奥运会的公交车
到了2008年奥运会,北京的公交立了大功,真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公共交通的现代化。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五年,“5 20 公交驾驶员关爱日”活动,从2017年由镇江公交首创发起,2018年,江苏全省地级市公交积极响应,2019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在全国公交范围内,主办首届活动,2020年百余家公交企业参与,2022年达500多家,翻了两番多。
东风德纳电驱桥将再次闪耀影响客车业年度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比亚迪 10-11米 20-39座 公交车(纯电动)
海格 11-12米 24-72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混合动力)
海格客车 5-6米 5-1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汽油 纯电动)
宇通 12-13米 25-55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龙 12-13米 24-56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纯电动 天然气)
中通 5-6米 10-19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东风超龙 6-7米 10-27座 客运旅游团体客车(柴油 天然气)
金旅 10-11米 21-40座 公交客车(纯电动 柴油 混合动力 天然气 燃料电池)